第299部分(2 / 4)

小說:維多利亞的秘密 作者:青詞

考察,得出一個結論:上帝只創造最簡單的規則,而不會創造某一個複雜的具體的東西,他不創造地球,也不創造動物,更不創造人。而是最最基本的物理規則,說得更直接一點,就是基本力,就我們現在的知識而言,自然界有多少種力?三種:萬有引力,分子力,電磁力。

那麼,這三種最基本的力能不能就構成萬事萬物呢?我斷言——能。

行簡單地介紹一下我對地球形成的看法吧,在這個尺度上,引力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引力幾乎可以解釋一切天體現象。在座的也許有人對天文學比較感興趣吧,有人知道土星環嗎?請舉手。”

科學家果然對天文感興趣的不少,有三分之一的科學家都舉起了手,他們完全被伯爵大人的“講座”吸引,投入其中。

唐寧:“哦,不少,記得土星環的中間有一些空缺的軌道嗎?這些奇怪的空無一物的環是怎麼形成的呢?沒有錯,是引力在作祟。這種空環現象叫軌道共振。什麼意思呢?原來啊,這些空軌道上其實也是有東西的,但是……土星不僅有環,還有衛星,一顆大的衛星恰好跟一個環區域的碎片旋轉的速度相同,這就意味著該區域的碎片每繞土星旋轉一週就會遇到一次衛星的引力,然後朝衛星運動一點點,經過上百萬年甚至上千萬年、上億年的運動,這個區域的碎片就會被衛星全部清掃光!這就是土星空環的秘密。”

他的話基本以德語說出,但是碰到不會說的專業術語就會用法語或者英語來講,一段話講得雜七雜八,一邊說一邊比劃,但是居然有好些個科學家都聽懂了,還有一個覺得這個解釋真心精彩,啪啪地鼓起掌來。

沒聽懂的科學家看到人鼓掌,感覺自己錯過了什麼,交頭接耳地嘀咕起來,然後有些恍然大悟,喜不自禁。

等大家嘀咕得差不多了,唐寧又繼續:“有趣吧?其實很多天文現象都是這樣,有些我們覺得很神奇的地方,卻是天體間引力複雜作用的結果。我想要表達的是引力也是形成地球的原因。上帝沒有必要創造地球,他只需要創造引力。原本整個太陽系都是一大片由小分子組成的超大的宇宙塵埃,引力不斷地起作用,宇宙塵埃就聚集了起來。

那麼,為什麼所有的天體都在旋轉呢?而且旋轉的速度是那麼快。這個簡單,因為物體在遠處旋轉的時候你總是覺得更慢一點,太陽系是一個超大的大球體,當這個球體越來越小的時候,你會就發現它轉得越來越快,這就好像龍捲風似的,原本地球自轉形成的氣旋你不會感覺到它速度快,可是一旦被擠壓到了像龍捲風那樣大小,那速度可就驚人了。

簡言之,上帝創造了引力,引力創造了地球。下一步,該談談我們敬愛的地球了。

萬有引力的工作基本結束了,現在輪到分子力登場。性質相同或者相近的分子傾向於結合在一起形成成穩定的結構,並不是說分子之間互相吸引,吸引不是分子形成的本質,而不容易被拆開才是分子的本質。這兩種說法有區別嗎?有,巨大的區別。因為只有對這種本質的理解,才能更好的解釋大分子的形成。大分子能否形成,要看它的產物是否穩定,分子間能組成無數種大分子的組合,而只有結構穩定的能在數量上佔優勢,這個很好理解,大分子在自然界有分有合,穩定的結構不容易解體,於是越來越多。

請大家注意,好戲要登臺了——在幾十億年前,由於在汪洋大海中形成了無數種大分子,而這無數的大分子當中有一個大分子相當相當特別,它竟然能夠在一定的條件下把自己的結構大致不差地複製一遍。大家可以想象這麼一種情形,兩條很長的分子鏈條,一條是a,一條是b,a鏈上的一類分子是凸起的形狀,而相應的b就是凹進去的形狀,a鏈上有一系列的凸起,也有一系列的凹陷,一一對應b鏈上的凹陷和凸起,也就是說a鏈和b鏈是互補關係。

白天來了,太陽出來,海洋變熱,這個大分子的a鏈和b鏈被熱能拆開,到了晚上,海洋變冷,可是這個時候原本與a鏈配對的b鏈卻不知道漂到哪兒去了,a鏈怎麼辦?好辦,它尋找新的配對的凸起分子和凹陷分子。哇啦,奇蹟出現了,一條嶄新的跟b鏈一模一樣的c鏈出現了,大分子第一次完成了自我複製!”

科學家們聽得如痴如醉,眼前彷彿出現了無數的大分子鏈條隨著白天與黑夜的律動不斷地被複制的情景。

唐寧:“就這樣,這個大分子日復一日不斷地複製自己,成千上萬的個相同的大分子在海洋中誕生。終於有一天,這個大分子的一個後代發生了變異,怎麼著呢?嗯,可能是一個浪頭打過來,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