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蠅是一種相當經濟的實驗小動物,它分佈範圍很廣,與人類的分佈範圍大致重合。它14天就繁殖一次,一次產400個卵,在25度的適合溫度下,蠅卵22小時之內就孵化,按照某位科學家的感性說法“用半瓶牛奶和一隻開始腐爛的香蕉就夠了,14天就可以得到200只果蠅”。
小鼠和大鼠則是跟人類消化道很像的哺乳動物,與人類基因大部分也是相同的,當然了,與人類基因最像的就是人類的近親黑猩猩,超過99%的基因相同,可以當做臨床實驗前的終極動物實驗。
恆河猴是一種經濟的體形較大靈長類,比黑猩猩要容易飼養。
《自然》創刊號可謂一鳴驚人,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是它的重磅級科技論文用自身印刷的方式毫無爭議地證明了三原色的理論,還一舉克服了在拍照和印刷術上使用彩色的重大工程困難。創刊號免費送了幾百份之後,訊息傳開,科研與工程愛好者、業餘愛好者紛紛到位於聖詹姆斯廣場東印度大樓旁邊的“自然書店”去搶購,這裡除了《自然》之外,還有大量的唐寧認為有用的科技與工程書籍,基本上是自己家裡圖書館的書店版。
《自然》的成功帶動了各醫院對霍亂理論的信心,自配方公佈以來,陸續有醫院宣佈自己的臨床實驗結果與唐寧的預期相符,比聖喬治醫院更早地公佈這個有助於緩解霍亂的特大喜訊。這時,倫敦雖無特大疫情爆發,但在全球各處都時有發生,特別是有戰爭和條件惡劣的海船上。
而霍亂理論的成功又進一步助長了同業對唐寧的消毒理論的信心,《自然》的4月號消毒理論正式出爐,主要介紹酒精、碘液和高溫蒸汽在消毒方面的用途。在與聖喬治醫院醫生的交流中,唐寧得知,這個時代之所以手術不消毒,是受“自然發生論”的荼毒。這種理論認為疾病是自然發生的,**的肉和植物自然就會滋生疾病。這當然是錯誤的,唐寧設計了一個經過高溫煮熟的肉湯放置在兩個環境中的實驗,一個是真空環境,一個是敞開環境,結果敞開環境三天就出現了微生物,真空環境的肉湯卻一直清澈乾淨。這個實驗有力地反駁了自然發生論,為消毒理論打下堅實基礎。普通的科學家做出這樣的研究在醫學上的應用將會需要很長的時間,而唐寧的威望現在如日中天,很快,倫敦的各大醫院紛紛從他的“溫莎醫療器械廠”購入實驗性的藥劑,以驗證他的微生物病源理論。
到了5月,自然雜誌就像開花季一樣,月月有花樣,利多卡因麻醉劑光榮出品,這種高效區域性麻醉劑只需兩三分鐘,就能持續作用個把小時。唐寧在論文中表示,這種麻醉劑經過初步動物實驗,沒有大的副作用。歡迎同行到他的“實驗動物園”購買動物做實驗。也就是在這一期的自然中,唐寧詳細闡述了鴉片的核心成份嗎啡的成癮性,並建議法律限制鴉片的藥用,稱其為“麻醉劑,起到緩解症狀的假象,而非治療”,不到萬不得已,不要使用鴉片做藥物。身為大鴉片販子東印度公司的股東,說出這番話來,只能證明他的公心。萊昂內爾這些大量持有東印度公司股票的人則都是火冒三丈。
唐寧對惹來的巨大爭議無所謂,現如今,他的名望已經足以對抗羅斯柴爾德金融帝國,至少不會被死死壓制。英國鋼鐵廠的股份中,維多利亞女王夫婦、財政大臣、蘇格蘭銀行家們都持有不少,使以唐寧為利益集團核心的勢力不可小覷。蘇格蘭的金融業是相當發達的,全球最早的保險公司就來自蘇格蘭,因為那裡北接無垠的北大西洋,風高浪惡,海神吞噬了太多的漁船,於是,蘇格蘭人為寡婦們設立了養老基金,這是最早的保險。後來,蘇格蘭銀行家更是長期與羅斯柴爾德爭奪東印度公司的控制權。
羅林森在墨爾本看到了電訊報的報導,一拍桌子,道:“好小子,果然對老東家動手了!”羅林森可是在從印度到倫敦的船上就聽唐寧表示過鴉片的危害的。不可思議的是唐寧發出限鴉片警告的時候居然沒有事先把東印度公司的股票賣掉。他倒是想拋來著,奈何一年的時間限制未到。
果然啊果然,泰晤士報大幅報道了鴉片危害的這一論斷,東印度股票大跌,這是有可能限制鴉片的前兆啊,現在唐寧在科學界的名望實在太高了。
當然也不可能小覷了東印度公司股東們的能量,原來一邊倒的說唐寧好話的新聞界終於開始大量出現負面訊息,甚至有些很厲害,比如,有人挖出了唐寧畢業的mit,在美國馬薩諸塞州根本就不存在!全英最厲害的科學家居然是個學歷騙子!這也是電報連線全球以來唐寧受到的最大打擊。如果不是這通訊的便利,誰有那個功夫去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