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部分(3 / 4)

小說:維多利亞的秘密 作者:青詞

法語翻譯兼助手去給比利時的首相羅日耶送去拜貼。

唐寧的想法是透過建立一家歐陸主要國家聯營的鋼鐵公司,試探一下撮合歐陸主要國家的可能性,這是很沒把握的事情,貿然像雨果那樣激情四射地演講完全不是唐寧的作風。他也想歐陸早點親如一家,世界從此和平,可惜,他很明白這太不切實際了。

毫無疑問,自由黨領袖羅日耶對這個鋼鐵公司是有興趣的,他與幕僚們交換了意見,認為比利時的支柱產業之一制鐵的未來在於制鋼,而目前唯一能大規模產鋼的技術就掌握了唐寧的手中。

羅日耶是1830年代比利時獨立的領袖,至少在他仍然擁有廣泛影響力的日子裡,歐洲聯合十分不可能。連比利時和荷蘭這兩個有共同語言基礎、最應該聯合的國家都合不攏,逞論其餘。

為什麼比利時會成為歐陸第一個工業化的國家?這主要得感謝一個來自英格蘭的工業家族柯克里爾家族,在英格蘭人把技術看得很緊的時代,柯克里爾家族是比利時的英雄,他們最先把英格蘭的工業引入比利時。1814年,柯克里爾兄弟買下了一位身為王子的主教的宮殿,並使其成為工廠的總部所在地,工廠就設在宮殿之後。工廠採取垂直整合的模式,從制鐵到鍛造機器,後來還擁有紡織廠、造紙廠、吹風機、牽引機引擎、輪船引擎,甚至開了一家銀行,就叫比利時銀行。

到了40年代,工廠已擁有16臺蒸汽機,總共900匹馬力不間斷地工作,僱傭了3000名工人。然而,這位比利時工業先驅成了38、39年比利時與荷蘭軍事對峙的犧牲品,由於對時局的擔心,比利時銀行的客戶紛紛擠兌,要換成有份量的硬通貨,當時全資擁有柯克里爾工廠和比利時銀行的約翰?柯克里爾破產。他欠下了2600萬法郎鉅額債務,而資產僅有1500萬法郎,被迫到找俄國沙皇尼古拉斯一世融資,返回途中罹患傷寒,於1840年6月去逝,無繼承人。

可以說,這位比利時的工業先驅是被比利時和荷蘭對峙逼死了,你說,現在要這兩個冤家合流可能嗎?

果然,羅日耶完全拒絕了比利時與荷蘭一起參股歐陸鋼鐵公司的計劃,表示比利時會給歐陸鋼鐵公司大開綠燈,但要求將荷蘭排除在外,盧森堡、法國、普魯士、奧地利、都可以,但就是冤家荷蘭不行。

這個最重要的談判雙方都沒有能達成共識,唐寧的另一個訴求——寬限對雨果的驅逐令更是流產。

羅日耶首相離開之後,唐寧不解地與雨果、大仲馬、前法國國防部的沙拉斯聊起這個事兒,瞭解了比利時革命的過程,原來,當時的革命軍只有不到1700人,而荷蘭軍有6000名,革命軍是烏合之眾,荷蘭軍卻訓練有素。唐寧終於抓住了重點,就這麼點軍隊“大戰”?看來比利時的所謂民主,不過是上流人士的遊戲罷了,怪不得革命之後法語是官方語言,且只有**語的人才有投票權,而占人口大多數的荷蘭語人口沒有投票權。

第36章 布魯塞爾

來到倫敦之後,唐寧一直很忙,忙得沒有時間去旅行,在英國,他最遠就去過伯明翰,而那又是一座工業城市,號稱“煤都”,也許他最愜意的旅行就是去了皇家植物園。乘著情緒不高之際,他決定到歐陸去旅行,在電訊報發了一篇文章,請歐陸的陌生朋友接待,以學術界、工業界、藝術界、文學界人士為佳,但不限於此四界。

唐寧本人是當代最傑出的發明家、科學家和工業家之一,是改變世界的殿堂級大師,他要到歐洲旅行,確實能上新聞頭版,電訊報這篇文章一點都不違和。

很明顯,唐寧這一次去歐洲是要投資辦工業的,工業界的人士相當活躍。尤其是在唐寧釋出公告的這一個月裡,英國鋼鐵公司開始高效地產出鋼鐵,而擁有倫敦至伯明翰的米德蘭鐵路成了bs的第一家大客戶。鋼軌的抗壓強度要比鐵軌強很多,對於那些繁忙線路來說,有些鐵軌半個月就得換軌,迫切的需要鋼軌的加入。

鋼軌替換鐵軌的趨勢實在太明顯,英國鋼鐵公司的訂單如鵝毛大雪般地飛來,年產量十萬噸根本就賣不過來,30英鎊一噸的昂貴价格仍然供不應求,bs年收入穩妥超過300萬英鎊,各路股東都眉花眼笑,果然是個賺錢的狠角色。

雖然這300萬英鎊的業績誰也不知道,但整個伯明翰都知道鋼鐵行業的絕對霸主非英國鋼鐵公司莫屬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唐寧宣佈歐洲之行第一站:比利時。

比利時是個小國,跟荷蘭差不多大,人口也相近,為4百多萬。而且有約60%國民講的是荷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