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與商業帝國謀劃整合的手段。如何將自己在歐洲的勢力更好地跟在馬來半島的勢力結合起來?嗯,應該建造一條運河,將地中海和印度洋透過紅海連線起來,這樣一來,遠洋貨船就不需要從好望角繞一個大圈才能到達印度洋,從英國的港口到印度的路程足足縮一半,而從瑞士把貨物透過鐵路經過薩丁尼亞王國送到熱_那_亞港口入地中海,路程更短。
法國人已經取得了奧斯曼埃及總督的特許建造蘇伊士運河,不過,由於唐寧對法國的禁運,法國經濟發展速度放慢,更是在克里米亞戰爭中大傷元氣,無法很快地集中財力去建造運河,到目前為止,一拖再拖,成立公司的進度極慢,唐寧準備把這個活兒搶過來,他個人沒有能力去說服埃及總督,正好英國在援助奧斯曼抗俄這件事上出了大力氣,在地中海事務上享有強大的話語權,(地中海通往大西洋的出口,狹窄的直布羅陀海峽掌握在英國手中),正是借力大英帝國的時候。
巴麥尊首相多聰明,經過唐寧的提醒,立即醒悟到這條運河的重要性,如果能完全掌握這樣一條航線,對於遏制法國的海權是一個重大的勝利,法國的地中海艦隊仍然要被卡在地中海出不來。這是必須搶過來的買賣!
法國可不是個任人捏扁搓圓的軟柿子,如何找一個不讓拿破崙三世急得跳腳的方案可得好好思考思考。
巴麥尊後來一查法國人做的預算,差點噴了,900萬英鎊啊,怪不得法國人不敢輕易動工,這真是個嚇人的數字。他都懷疑自己能從國會那裡弄來多少錢去搞這麼大的工程。
原本工程師的估算是100萬足矣,結果工程難度越是考察越是龐大,這600萬到900萬是最新的數字,把拿破崙三世這個皇帝都嚇得不輕。
原來巴麥尊還以為憑英國一國之力就能搞得定,現在看來,拉攏大土豪是必須的,甚至可能要把法國人也拉來一起幹活。
不管怎麼樣,唐寧已經派出工程團隊去考察地形,巴麥尊在國會上丟擲了要營建蘇伊士運河的構想,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國會只願拿出300萬,因為土豪的參與,國會很容易想到300萬這個數字。這300萬以法國人做的預算來看都做不成什麼事,巴麥尊去問唐寧他能拿出多少預算,大土豪淡淡地說:“無所謂,我一個人承擔也可以。”巴麥尊被土豪的霸氣震驚了。後來他去看了看唐寧在英國的產業的財務報告,那麼多的企業不算在內,光是英國鋼鐵公司一家,年收入超過500萬英鎊。
得,跟土豪比金幣,英國政府都會輸得很慘,光是每年唐寧的公司上交給英國政府的稅連交十年可能都夠建造蘇伊士運河了。這麼一看,這運河肯定是能建成了,無論英法兩國出多少錢,唐寧都能把剩下的補上。
最後,巴麥尊也不求多佔股份,丟擲了英、法和唐寧各出資200萬的方案,商業利益均分,而要對運河進行軍事管制需要三方同意,任何一方都有權否決封鎖方案。此時,在英法看來,唐寧的否決權就是一個虛名,他不可能有海軍。
巴麥尊首相跟他的前任相當不同,十分果決,要是法國不同意,他下一秒就會強行逼迫埃及總督的許可,法國皇帝再三遲疑,問歐仁妮的意見,歐仁妮說:“有倫敦公爵在背後推動,以巴麥尊的性格,我們接受這樣的條件是最好的選擇。倫敦公爵的財力太可怕了,對倫敦的影響力巨大,聽聽他這爵位的稱呼,唉!”
於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唐寧順利搶到了運河的總承包商的地位。這個倒沒什麼爭議,因為他在工程技術上的聲望,沒有任何人能及得上。就算沒幹過挖運河的工作,所有人都對他有信心。上帝都能搞死的人,(或者半死?),推倒運河有什麼困難?
古人開鑿運河相當困難,純靠人力********地幹活,那多費勁?氫燃料電池引擎的發明,已經讓機械化施工成為可能,唐寧這個運河公司的施工隊將前所未有的強大。他想了想,主要透過小型的掘裝機來完成泥土搬運工作,所謂掘裝機,是挖掘和裝運為一體的工程載具,大約6、7噸重,有一個大剷鬥,把泥土剷起來之後裝進運土車拉走,如果搬運距離近,也可以自行把泥土轉移。
現在的氫燃料電池引擎,受限於工藝,馬力不大,還不能牽引巨大的工程裝置,這種靈活小巧的掘裝機就是工程的主力。這種小掘裝機個頭雖小,施工能力卻超過十幾條壯漢。不過,其實挖掘的工作主要執行者並不是小掘裝機,而是工業炸藥。
烈性炸藥早在幾十年前就發明出來了,但是這種炸藥在生產過程中有致命的危險,更不用說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