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5空重的一半,也僅能塞進7枚零點5英寸的大威力子彈。它甚至將配備瞄準鏡的導軌,對抗軍隊時如果來不及換裝步槍,用沙漠之鷹的路警基本上也能扛一扛。
沙漠之狐這種小威力的警用手槍是可以出口賺錢的,估計也會受到各國警察與軍官的歡迎,而沙漠之鷹是非賣品,“挾天子以令諸侯”計劃中很可能無法把步槍帶到大清國的大後方,彼時可以用沙漠之鷹來代替。唐寧還準備製造一種叫“波斯菊”的子彈。波斯菊是一種八瓣花,這種子彈的彈頭就是模仿波斯菊的花瓣,與中間的花心一起,共有九塊彈片,沙漠之鷹的膛線把這種子彈以高速旋轉的方式射出,打在冰上的時候能清楚地看到它擊中目標時的後果——九塊彈片散開,像一個漩渦分佈在冰中,如果這是人體,則整個內臟會被“波斯菊”攪個稀爛。在對付大清皇帝侍衛時,如果遇到的抵抗出奇的強大,大公會無奈地換上這種傷天害理的子彈,將侍衛屠殺殆盡。
瑞士這個“永久中立國”的日子其實並不怎麼太平,在一兩年前的時候還差點因為領土糾紛遭到普魯士的入侵,幸好被英法調停,瑞士軍方得知盧森堡大公的比利時兵工廠已造出令普魯士人膽寒的步槍後,終於準備向盧森堡大公採購這種步槍,大公欣然同意了向比利時軍隊之後的第二個國家交付這種民主國家的自衛大殺器,交給sig公司生產。
俄國人善於利於奧斯曼帝國的叛亂,訊息靈通的路透社也發現了俄國統治的愛沙尼亞發生了叛亂。愛沙尼亞是一百多年前俄國人從瑞典那裡搶來的領土,此地以波羅地海日爾曼人為主,他們的語言接近芬蘭。芬蘭也是俄國人在1808年從瑞典那裡搶來的。
俄國在法律上早就費除了農奴制,但愛沙尼亞在實際上農奴仍然沒有得到土地,因此導致農奴起義。盧森堡大公興匆匆地想派想跟俄國人幹仗的薩摩團去幫助愛沙尼亞起義,不料從盧森堡出發的“志願軍”還沒出發多久就傳出叛亂被俄羅斯正規軍平息,只死了7個農民,傷了14個,之後俄國人處理得也比較寬大,本來該判死刑的都判了流放西伯利亞,並加速了農奴制的改革,憑良心說亞歷山大二世在這件事上處理得還不錯。不過,政治上的事情,往往不是講良心就可以做成事的。
研究過愛沙尼亞的政局之後,唐寧開始利用bbc在傳媒上的獨特地位宣傳愛沙尼亞應該自治、獨立,邀請愛沙尼亞的知名音樂家約翰?詹森做節目,推動剛剛開始萌芽的愛沙尼亞民族覺醒運動,給俄羅斯帝國製造潛在危機。
剛剛才被俄國征服不足50年的芬蘭大公國更是不可放過(俄國沙皇自任大公)。1835年,芬蘭民族史詩《卡勒瓦拉》出版,這是一部卡累利亞人(信奉東正教的芬蘭人,居住於拉多加湖周邊,現今芬蘭東部和俄羅斯西北部一帶。)傳統神話和傳說的選集,這部作品激起了後來使芬蘭自俄國獨立的民族情緒。芬蘭民族意識的覺醒是因為說瑞典語的上層階級刻意的發揚芬蘭文化和語言以做為國族建構的手段,也就是塑造出一種包括位居統治者的菁英和被統治的平民在內的所有芬蘭人的認同感。
波羅的海地區離現在盧森堡大公的英國、比利時、瑞士等“勢力範圍”太遠了,為了拉攏斯堪的納維亞地區的抗俄勢力,瑞典也不可錯過。現在的瑞典是一個貧窮的農業國,工業化程度不要跟英國、比利時比,就是跟周邊的丹麥比也是遠遠不如,要不也不會老是被俄國欺負。
瑞典是農業國家,可是農業也不發達,每年有百分之一的農民因為貧窮而移民到以美國為主的地方謀生,路透社估計,照這個趨勢下去,某些美國城市中的瑞典人甚至會超過它的第二大城市哥德堡。
為了發展與瑞典的關係,盧森堡大公準備到斯德哥爾摩一趟,因為他的“雪地摩托車”大功告成,正好親自到瑞典去開個展銷會。讓雪地摩托在北歐歷練歷練是個不錯的主意。最近因為“維多利亞的秘密”黑絲事件被英國人痛罵,連媳婦兒都不支援他,正好去避避風頭。
第115章 秘密
大公夫人對科學越來越無感了,所以大公獨自前往物理學家廷德爾的家。
能夠讓皇家學會成員科學家興奮的“有趣物理現象”果然非同凡響,廷德爾和他的學生們在大公的注目下,開啟了自來水龍頭。水龍頭當然不是重點,這個時代的水龍頭雖然模樣難看,也不能直飲,但已經擁基本具備了現代水龍頭的雛形,可以湊和著用,唐寧也一直沒有花心思去改造。
亮點來了。當廷德爾用電燈產生的一束光順著水流照射而入的時候,那束光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