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部分(1 / 4)

小說:維多利亞的秘密 作者:青詞

普通人一想到大型漁獵,可能就想到用來捕魚的大網,越大越好,可是與直覺相反的是釣魚才是最高效的漁獵辦法,為什麼呢?因為一張網再大也不過是幾公里,就算這幾公里的魚都給你一鍋燴了也就這麼點,一旦吊鉤使用“大型”這個概念時,那就可怕了,延繩釣的幹線可以拉到一百多公里長,每隔段距離有一個浮子保持幹線漂浮,並繫上支線,把魚餌沉到水面一定的深度。這個深度也是撒網方式所不及的。

受限於空氣式呼吸,有大量的哺乳類海洋獵手在淺海生活,所以魚兒們喜歡到深海去躲起來,這裡有一個最典型的例子,超大型獵手抹香鯨的胃口驚人,抹香鯨終年皆會進食,估計每天要消耗相當於體重3%至3。5%重量的食物,這是相當誇張的資料,成年抹香鯨25噸重的比比皆是,意味著每天要吃掉接近一噸的魚,在淺海根本沒法滿足它們如此巨大的胃口,所以它們進化出了能夠潛入深海可達一千米的深淵的奇特身體,它們需要在下潛之前把肺部的空氣完全排出,吸足氧存在特殊的血液細胞中,延繩釣的支線吊鉤雖然沒有這麼誇張,但大大地增加了捕魚量則是經過實踐證明了的。

延繩釣一次作業就相當於傳統漁業10倍100倍的收穫,相當可觀,捕魚也是一門不錯的生意,波羅的海的魚兒們有難了……

初期,唐寧會製造專門的延繩釣漁船,以出租的方式出售給漁民,以便更好的控制有節制的捕撈,這個秘密被發現之後,那就要靠各國政府自己立法防止過度捕撈了。到冰島等地遠洋作業的事業也可以在那個時候開始了,現在是冰島也是因為生產力不足,在近年氣候越來越寒冷的威逼下,隸屬於丹麥的這個本應該富饒的小島發生饑荒,大量漁民逃離去了加拿大。

這個漁獵方式可能是唐寧帶給北歐漁民們最大的驚喜,現在還看不出來,當瑞典的漁業經濟蒸蒸日上的時候,老百姓們就該如何感激大公的大恩了。

瑞典有一個有趣的現象,當地的鐵礦不含磷,只要看過唐寧的鍊鋼轉換爐專利的鍊鋼公司就可以仿照出鍊鋼工藝在這裡生存,所以瑞典有本地的鍊鋼廠,只是它們偷偷地侵權了,因為偷偷摸摸,產量也不大,也不敢到英格蘭和非斯堪的納維亞地區銷售,唐寧並沒有放在心上。

與盧森堡大公在瑞典弄得風生水起,俄國與美國的勾搭就顯得波平浪靜多了,甚至有點羞答答的,是啊,要比出風頭,有誰比得過盧森堡大公呢?人家隨便當一當博導就匯出一個化學新時代來。

俄國人的心情卻並未因此而變壞,他們沾英法聯軍在大沽口戰勝大清的光,與大清簽定了《天津條約》。俄國人獲得增開上海、寧波、福州、廈門、廣州、臺灣(臺南)、瓊州七處通商口岸,俄國兵船可在各口岸停泊。俄國人在這些通商口岸擁有領事裁判權,並怕別的列強撈到的好處自己沒有,還需要擁有片面最惠國待遇。俄國人最喜歡的領土擴張也得到了初步勝利,由兩國派員查勘“從前未經定明邊界”,“務將邊界清理補入此次和約之內”。這個說得太委婉,其實是大清國要開始大面積丟國土了。

英國人、法國人則把鴉片貿易放在重要地位,這場戰爭很大的部分原因就是在印度中部找到了鴉片種植地的怡和洋行不斷遊說英國政府,英國人要求把鴉片這個難聽的“蔑稱”改成洋藥,正式可自由買賣及出口。有人可能奇怪,1840年不是已經因為鴉片打了一仗了嗎?怎麼現在才合法?這個嘛,當時大清死要面子,沒有明文承認,1840年之後是半合法化。英國人更把海關拿到了手裡,與清政府協商進行實行值百抽五的關稅政策。這個條款更是可圈可點。因為大清官員習慣“抽成”,以前的關稅明面上不多,可是要交的保護費加上去那就多了,而且標準不一,把洋行弄得糊里糊塗,現在洋人可不管這套了,只交這5%,可笑的是這個英國人當頭的海關成為晚清政治最清明的衙門,比大清自己管的時候得到的收益更高,不得不說是一個極大的諷刺。

唐寧已經在這個時候把300個華人組成的僱傭兵悄悄到送到了上海,隨時準備北上搞“挾天子以令諸侯”,不料天津條約竟已經簽好了,不熟人文歷史的他好生奇怪,怎麼就不打了呢?還沒完吧?

當然沒完,與英法的條約裡還有一條:雙方互派公使;外使可行西禮,並進駐北京。這個好正常啊,但是可笑就可笑在這個不合大清的禮法,在通商口岸得瑟就行了,洋鬼子還要跑到我京師來常駐,讓我京城的百姓看到得瑟的洋鬼子我大清的臉往哪兒擱?後來咸豐帝會越想越氣,要搞小動作,將成為第二次鴉片戰爭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