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把殖民地保護列入日程安排了。深入非洲給人類帶來了瘧疾,開發印度給人類帶來霍亂,美洲則給人類招來了梅毒。世界融合有時會失控,這就是生態災難。除人類之外,別的生態災難也會產生嚴重的後果。
拿水生植物來說吧,唐寧的倫敦汙水處理廠為了節約成本,初期處理過後的汙水沒有對氮、磷、重金屬等做處理,但後來引入了原產於亞馬遜流域的鳳眼藍(水葫蘆),這種漂浮在水面生長的水生植物因為無性繁殖而生長極快(十二天就可以增倍),它大量吸收水中的氮、磷、重金屬,是相當省錢的汙水處理方案,可是正因為它的生存能力強,是可怕的入侵物種,在開放水域要是任其生長,甚至會把河道堵塞,就算維多利亞湖這麼大的水面都可以被鳳眼藍肆虐。
還有一種叫杉葉蕨藻,廣泛地用作養魚池中裝飾植物。它對寒冷容忍度高,由於這個看定本領,它能形成密集的單一族群,入侵之後能阻止本土海草建立族群,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