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換一個人,普魯士的大兵早就撲過去了,但是威廉親王和俾斯麥不斷致電國王,強烈反對為了虛無飄渺的宗教理由跟盧森堡大公交惡,國王也不禁猶豫起來。更讓普魯士國王猶豫的是盧森堡大公處理叛亂收服黑森僱傭兵的政策太震撼了。原本全球最大慈善家,大家都以為是個人畜無害的大好人,竟華麗轉身成一代梟雄,500個降卒大多數相對平靜地接受了人道毀滅,留下了幾百封遺書和遺言,這個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事情顯示了大公動靜之間可怕的張力,這個氣場說實在的,當世所有名將無出其右,全世界深深為之摒息。黑森大公自以為處死500降卒的事情會引發全世界的公憤,不料,bbc和一些報章摘了一些真實的遺言出來之後才發現,大公軍法處死叛軍是完全合法的,連那些死囚都只能怪自己一時貪生怕死鑄成大錯。沒有多少人呼應黑森大公的所謂“正義”和“公允”,這是戰爭,是軍法,不是叛軍死,說不定就是忠於大公計程車兵有難,大公雖然大公無私,你總不能要求他連既定的軍法都不執行吧?
死囚們的屍體運回黑森故土之後,大家發現士兵們不知道被什麼毒藥致死,臉上還帶幸福的微笑,彷彿上了天堂,一具屍體這個模樣也許還是樁巧合,可是全部的屍體都是這樣,這就詭異可怕了,這個訊息不脛而走之後,各國對梟雄大公的恐懼之心更盛。
普魯士國王生生就不敢立即下達全面進攻盧森堡的命令。詭異的事情總是令人心生疑懼。
被封鎖的普魯士士兵還未接到突圍的命令,兵精糧足,也沒有輕舉妄動。
就這麼在全世界的注目下對峙著,全球局勢風雲突變——英國東印度公司統治下的印度發生大規模叛亂。
在達爾豪西總督的帶領下,印度實行的是激進的西化政策,大規模建設鐵路擾亂了印度有的交通秩序,基督教推廣把印度本土宗教邊緣化,司法系統的設立泯滅了原有傳統土邦的權威,當地人對此相當不滿。這些都促進印度現代化的措施,基督教雖然仍然是宗教,但已經比當地的宗教開明瞭很多。東印度公司最不該做的一件事就是對受僱於公司的印度士兵太苛刻。
由於人口數量上的懸殊差別,東印度公司為了鞏固其殖民統治,保證貿易利益,不得不開始依靠當地人統治當地人,建立了僱傭當地“土兵”的僱傭軍制度,稱為西帕衣團,士兵多為“土兵”,而軍官則由專門設立的學校訓練的英國人擔任。到1857年孟買、馬德拉斯和加爾各答三個英國殖民地各有自己的部隊,“土兵”的總人數已經遠超英國正規軍,共有二十萬西帕衣兵,而英國士兵只有四萬人。
東印度公司給予西帕衣兵的待遇相當不公平,工資很低,並且他們參加遠征時(如往阿富汗或緬甸等幫助英國進行殖民擴張時),必須自己支付旅途費和行李運費。特別是1856年遠征緬甸參加英緬戰爭,按照印度傳統,如果前往緬甸會導致喪失種姓和被逐出所在群落。很多土兵對此非常不滿。而戰鬥結束後,東印度公司又開始取消僱用兵的原有的一些權利,減少他們的薪水,並規定職務升級不能超過中士。相比之下,英國士兵住在舒適的房子,印度土兵卻只能住簡陋的帳篷。
起義爆發的直接導火線則是關於子彈潤滑油的傳言:1857年初開始在僱傭兵中流傳這樣一種說法:東印度公司以豬油、牛油混合的潤滑油塗在來福槍(步槍)的子彈紙皮包裝上。由於印度教視牛為神靈忌食牛肉,而伊斯蘭教則視豬為汙穢之物,而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在裝彈之前,士兵又必須用牙齒來咬破來福槍子彈的紙皮,因而,主要擁有這兩大信仰計程車兵們都拒絕使用這些子彈。東印度公司宣稱,這種說法只是謠言,並且已經換了新的用臘作潤滑劑的子彈。但是印度士兵依然懷疑潤滑油不乾淨,拒絕咬掉新槍支所使用塗了潤滑劑的子彈殼。
3月29日,第34團的一名士兵mangalpandey攻擊了他的英國中士,並殺死了另一名軍士長,隨後開槍自盡未遂,但被判死刑並在4月8日被絞。東印度公司決定取消這個34團以作為集體懲罰,從而激化了矛盾,引起其他團計程車兵不滿。
1857年5月9日,第3輕騎兵團85名印度士兵因拒絕使用子彈,英國人把他們關進牢獄,判處10年苦役。這種懲罰激怒了他們的夥伴,5月10日,處於密拉特的孟加拉部隊第11輕騎兵團和20輕騎兵團首先發動暴動,釋放了第三輕騎兵團士兵,並攻擊歐洲人居住區。他們擊斃了英**官,殺死所見到的歐洲人和土著基督教徒,並燒燬房子。在密特拉的英國士兵共有2083人及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