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部分(3 / 4)

小說:維多利亞的秘密 作者:青詞

失去指揮權的西鄉隆盛鬱悶無比,經常親自去偵察敵人後方,而且他認為用飛艇太娘炮,最喜歡開著攻擊直升機去偵察,這貨拉風,不顧攻擊直升機的舒適性完全比不上多用途直升機。

由於直升機的戰爭用途要遠遠超過飛艇,唐寧決定這種娘炮的飛行器是時候向友好國家開放了,當然,仍然是溫莎財團的招牌式的租賃方式,駕駛員也可以出租。最後,一艘飛艇的年租金是600英鎊,比最高昂的汽車歐陸gt要貴那麼100英鎊,這可是飛行器啊。軍方與闊佬都對租用飛艇非常感興趣。

飛艇自誕生以來,從來沒有出過重大飛行事故,那些愛惜自己老命的有錢人也很信任白鯨飛艇公司的技術。這些友好國家居然還包括普魯士在內。此時的普魯士已經是維多利亞長公主的丈夫,強烈的自由主義思想的腓特烈三世,所以普魯士搖身一變,居然成了溫莎財團的友好國家,王室成功地申請到了租用飛艇的許可。

自由主義的普魯士新國王被自由開放的普魯士媒體稱為“忘記了戰爭的恥辱”。美國人當然也是擅長忘記恥辱的,反正林肯再幹一任就走人了,不用打仗了對他和他的人民來說相當划算。只有法國人和俄國人不忘國恥,國家控制的媒體天天宣傳反溫莎的言論,“我們被欺負了”“我們要復仇”諸如此類。

如此善忘的北方佬很快贏得了資本的青睞,戰後重建的步伐相當快,太平洋鐵路和溫莎財團主導的南太平洋鐵路暗中發起了速度競賽。其實,鐵路時代只所以公路沒有跟上,是因為交通工具的限制,現在這個限制被燃料電池的出現打破了,各種基於燃料電池的廉價汽車開始面世,因此,公路的興起也成了交通史上的重要事件。

美國南方跟北方的不同是溫莎財團已經主導在用預製件混凝土技術鋪設高等級州際公路,這一點北方的資本還沒考慮到。

根據唐寧的石油理論,墨西哥灣存在石油的可能性非常大,所以德州、路易斯安那州的沿岸都有環球勘探公司的飛艇在作業。當巴西戰爭開始全面爆發時,德州第一處油田被發現,儲量還不小,極大地拓展了溫莎石油帝國的版圖。經過初步的測量,德州的油氣田含氦量就是高,這口德州油氣田將極大地再一次降低生產氦氣的成本。

這一次勘探是由洛克菲勒、德州政府、查爾斯·摩根(跟j。p。摩根沒關係的那個摩根)、範德比爾特等聯合投資的,因此,原本窮得叮噹響的德州政府開始變闊起來。而德州政府則在討論是把股份賣給德州民眾呢,還是繼續讓政府持股。

第233章 德意志風雲

全球矚目的跨國資本軍閥與法蘭西、奧地利、北德意志之間的大戰終於在印度的風災有所緩解之後全面展開。義大利沒有直接參戰,但它與法國、奧地利接壤,負責牽制雙方的軍隊,丹麥則在北方起同樣的作用。比利時、瑞典則非常配合地任憑“多國部隊”出入其境內,唐寧在比利時的兵工廠更是連軸轉,為遠征軍、盟軍提供充足的槍支彈藥、火炮。

慕尼黑的戰車兵工廠開始產出,巴伐利亞的軍隊成為強大的陸軍,隨時準備給敵人以強力打擊,而以色列軍工企業生產的ah64攻擊直升機第一次將空軍直接支援步兵帶上歷史舞臺。在戰爭中,連級單位在受到敵方強大火力攻擊時,隨時可以透過“語音電報機”呼叫攻擊直升機來支援。

克虜伯自從得到軍方繳獲的hd6做樣板來研究之後,日夜不停的趕工,終於製造出了液壓大炮的原型,可是他們已經來不及量產了,從慕尼黑開出來的戰車向著為存亡而抱團的德意志各邦國推進,遠征軍也從比利時、丹麥、威尼斯各個方向前進,戰爭主動優勢非常明顯。

普魯士的軍事總指揮毛奇將軍真是鬱悶死了,英勇的普軍在對方強大的火力之下,只能像老鼠一樣躲在洞裡,等著對方集中火力發起最後的強攻,或者有時候乾脆繞過要塞級防線,直插後方指揮部要害,被包圍之後又可以叫來直升機支援,把最能打的普魯士軍的防線打得是千瘡百孔,更不用說那些軍事實力不強的小邦國。

臨近巴伐利亞的符騰堡、巴登相繼淪陷,北方的漢諾威也被攻陷了半壁江山,普魯士國王終於槓不住了,必須求和。由於唐寧的學生維多利亞長公主的斡旋,唐寧還真想給普魯士留一條後路,馬克思和恩格斯堅決不同意,故鄉解放與統一就在眼前,豈能跟一個小姑娘講交情?

於是,唐寧給普魯士丟擲一個更苛刻的和談條件——把整個普魯士西部的與荷蘭、盧森堡接壤的地區割讓,即杜塞爾多夫、科隆那塊。對奧地利的要求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