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部分(3 / 4)

小說:維多利亞的秘密 作者:青詞

進化出了類似的手段,它們中的佼佼者——切葉蟻。

葉片這種低營養的食物聰明的螞蟻兄才不吃呢,它們是摘回去餵養蚜蟲的,而這些蚜蟲會回饋給螞蟻兄以蜜露。切葉蟻是畜牧業高手!因此它們的殖民地可能是蟻帝國中最龐大的。

想想亞馬遜叢林裡樹葉的豐盛程度,你就可以想象切葉蟻的成功了。對自然奇觀感興趣的唐寧自然是要到巴西南部去採切葉蟻的奇觀級殖民地。踩死一隻螞蟻可以一笑而過,一下子殺死幾百萬只,那就讓人不免心生惻隱之心了,唐寧的採模團隊將優先考慮澆注那些被廢棄了的殖民地,實在找不到的話……

這麼好玩的事情,唐寧當然要親自去執行,聯邦主席的工作都棄而不顧,跑到中美洲去採集切葉蟻殖民地了。因野生橡膠而繁榮的位於亞馬遜叢林中央地帶的馬瑙斯城是這次任務的地點。

尋蟻隊經過一個星期的摸索,終於找到了一處廢棄的切葉蟻殖民地,貌似規模不小。雙魚座飛艇起重機將沉重的“施工”機械搬到現場作業,在萬眾矚目中,這一次採集令人面面相覷,澆注了整整一個白天,8個小時過去,眼看著太陽都要落下去了,工程仍然沒有完結的跡象。

工程量越大,唐甯越是興奮不已,而負責手工挖土的工人則面如土色,這得挖多久啊?為了保持工程的進展,飛艇不斷地購買鋁材運到施工現場,經過令人瞠目結舌的4天4夜,採集工程才宣告結束。

切葉蟻帝國的完整面貌又經過了兩個月的艱辛挖掘才得已浮出土面,寬達80平米,深達15米,真正名副其實的世界奇觀。鋁模具的樣子放到電訊報上示眾之後,讀者們紛紛為之讚歎不已。

團隊請來德國最負盛名的枝型吊燈生產商,以定製最完美地玻璃蟻巢,它不僅要求保持原有的風貌,還得擁有良好的透明度,以便觀光客能夠欣賞這一地下奇觀。

當然,在馬瑙斯的成員還得繼續努力挖掘,要把另一個切葉蟻殖民地的蟻后給弄到慕尼黑去。蟻后的生存全靠大量的工蟻、兵蟻和蚜蟲巢穴,這些也儘量一起弄走,以保證蟻后的存活。

經過昆蟲學家們的努力,這個螞蟻帝國很快就在巨大的吊頂溫室大棚裡安定下來,辛勤的工蟻每天外出到團隊採摘的樹枝上去切割樹葉以放牧蚜蟲。這個巨大的螞蟻吊燈讓所有的生物愛好者痴迷不已。

弄這個切葉蟻殖民地奇觀養在實驗動物養殖場最重要的是給小寶寶“玩賞”,小艾琳瞪圓了明亮美麗的眼睛圍觀螞蟻寶寶的模樣被唐寧偷拍下來,成為最珍貴的家庭照片之一。

然後,才是要解決“食物”問題。除了食蟻獸之外,很少有動物能把螞蟻當成主食,黑猩猩有時也採集螞蟻來吃,但不會太多,如果有技術能大批次地獵取這種偉大的生存高手的話,將是一個同樣偉大的食品革命。唐寧就在要在這個人工螞蟻殖民地的基礎上發明這一種手段。

透過觀察蟻后在人工巢穴中的表現可知,她竟可以每天生產3萬枚卵,也就是說,一個螞蟻殖民地可以持續不斷地採集3萬隻螞蟻。這些螞蟻當然可以直接被人類食用,但這是小眾市場,估計文明世界裡這種“美食”不會暢銷,還是把它們當成飼養家禽的優秀蛋白質來源比較靠譜。

有趣的是隻有成年的切葉蟻才會出門去工作,而幼年的工蟻會在家放牧蚜蟲,這種活兒比較輕鬆。所以收整合年螞蟻的工作只要在它們的必經之地做點手腳。這種傷天害理的事情林菲爾是最喜歡做的,她不顧跟唐夫人的緊張關係,從倫敦趕到慕尼黑的實驗動物養殖場來親自設計採切葉蟻的手段,她選擇了法拉第家族的老本行——電。

在必經之路上放置兩根細小的導線,高壓電流透過,可以將經過的螞蟻電麻痺,摔到事先預備好的盒子當中。將來的螞蟻養殖場可以每天固定的時間開啟電流,採集一定數量的螞蟻然後及時收工。

這個方案很成功,小魔女欣喜地看到可憐的工蟻在經過導線時不斷地往下掉落,這是豐收的喜悅。不過,唐寧提出了意見,有不少剛剛採回來葉片的工蟻也掉到收集盒裡了,這不僅使得盒子裡的東西不純粹,還浪費了切葉蟻的體力,如果有辦法只收集出發時沒有帶葉片的工蟻就好了。

好吧,殺蟻女魔頭給導線加上了細小的石英彈簧重力計,只有稱重值低於某個閾值才能觸發電流,這麼一來槓著葉片的螞蟻就可以安全地返回基地了。經過嚴格的測試之後,量產版的切葉蟻收集器就可以開始工作了。

林菲爾興奮地道:“這種飼料這麼廉價,只要樹葉就行了,會不會超過以色列的養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