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儲存在資料中心,每一次通關時將掃描面孔,因此,搶來的、偷來的良民手環會被自動識別出來,給美國的軍事間諜帶來了極大的麻煩,美國007們還在用手段想混進波特蘭搗蛋,沒想到又是肉包子打狗的料,在很長時間內美國007都不知道自己哪裡露出了馬腳。
如果說東線的美軍還仗著經濟發達、人口密集而有一定的抵抗能力,那麼西線戰事就是一邊倒了,自從內華達州的美國空軍被擊潰,溫莎軍閥的轟炸飛艇就肆無忌憚地轟炸美軍的軍營,使美軍的日子極為艱難,意志薄弱的部隊紛紛後撤,幾乎把內華達、愛達荷和蒙大拿都拱手相讓。
在全球媒體看來,溫莎軍閥的軍隊實際上已經佔領了美國的四個州,這都發生的戰爭開始的兩個月內,足以令人震驚。內華達州是一個大家重點關注的物件,因為這名義上是聯盟國的地盤,後來溫莎軍閥和美國空軍在這裡大打出手之後,溫莎軍閥就“名正言順”地佔領了內華達州人口最密集的太平洋鐵路沿線,因此,林肯政府正在以此為契機勸說南方與北方聯手,共御外傉。
cia支援的報紙和政治家、文學家都在大肆宣揚“美利堅民族喪權辱國近在眼前,你們以為溫莎帝國主義的魔爪會適可而止嗎?他們一定會在佔領北方之後向南方下手的,現在南北雙方不聯合起來,我們就再也沒有機會了,熱愛自由的美國人民將永遠臣服在道德淪喪的無神論者的鐵蹄之下!”
南方佬的戰鬥精神比北方佬還強,民意洶湧時,唐寧還在專注於研發衛星體系,對政治大局反應遲鈍。聯盟國總統戴維斯迫於民意不得不發表了請溫莎軍隊離開內華達的正式通告。
通告發出之後,天下譁然,新奧爾良的南方股市暴跌,預示著一場席捲整個北美的大規模戰爭即將拉開序幕。對美國人來說,大好的訊息相繼傳來,德**團已經認定一個離法國比斯開灣較近的海上補給站遭到法國潛艇的攻擊。由於陰險的美國人故意痛下殺手,補給站的員工傷亡慘重,德國人徹底被激怒,粗暴地把怒氣宣洩到了法國人頭上。
拿破崙三世在收到德國防部質問時又驚又怒,認為這是德國人在唐寧的授意下故意找茬,他嚴厲地痛斥了溫莎軍閥的陰謀,併發誓要帶領法國人民抗爭到底,絕不屈服。
聽到這樣的好訊息,林肯心情大好,跟妻子喝葡萄酒慶祝,說:“為法國人入夥乾杯。戴維斯總統萬壽無疆、拿破崙皇帝永遠健康、亞歷山大沙皇一般健康!”
沙皇陛下“一般健康”的待遇跟他消極抗戰,只打嘴炮,只願跟美國做點k1突擊步槍生意有關。沙皇似乎已經認命自己只能統治莫斯科大公國,不求上進,只願給溫莎財團添點堵而已。
山雨欲來風滿樓,法國和聯盟國都低調出臺了徵兵政策,被媒體一放大,低調也成了高調。英國政府輕描淡寫的勸衝突各方保持克制,“更希望溫莎先生能拿出大慈善家的風度來”,這句相當經典,也代表了英國人對日益強大的溫莎帝國的擔憂。
pc一路熱銷,目前全球已經有超過200萬的使用者,即200萬的網民,他們也熱烈地討論溫莎帝國再次掀起大規模戰爭的事情,也是擔憂的多,甚至有人相當不滿。安全委員會希望唐寧強烈關注網路輿論,考慮採取管制措施。
不過,唐寧並沒有採納安全委員會的意見,回覆“如果我們被反對,肯定是哪裡做錯了,堵住反對的渠道只會把這種危機延後而不會消失,甚至可能會導致失控的泛濫,像洪水一樣。”
scape還把反對聲音最嚴厲但基本還講道理的紐約時報放在了首頁推薦網站中,使紐約時報網成了僅次於電訊報的新聞門戶,泰晤士報的網站都被紐約時報甩開了。
這還是在收費的情況下,現在的網路新聞只是傳統報紙的延伸,所有的人,從辦報的到讀報的都認為新聞網站收費理所當然,免費的電訊報也只不過是因為受到ibm的直接補貼才得以免費嘛。
從財務上來講,所有的報紙都歡迎網路時代,讓他們多了一個銷售渠道,ibm還有網路廣告部,放線上廣告還能賺錢,成了另一種賺錢方式,而且是特別有效的方式。
開放的溫莎帝國跟罹患自閉症的法國新聞界形成鮮明對比,在這方面,法國是受到網路輿論的嚴厲批評的。反過來,法國政府更加視pc為洪水猛獸。所以,支援溫莎帝國打法國的也有不少網友。
有些網友表示:“聯盟國的奴隸制度太殘忍,溫莎軍閥打下聯盟國之後可以改善那裡奴隸的待遇,至少可以把奴隸私刑廢掉,從人道主義方面來說這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