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境內,相當於是戰爭的第一場是發射塔的攻防戰。
美軍有主場優勢,可派大量地面部隊,而eic有空軍優勢,可隨意在敵後方的山頭建立發射塔。雙方展開了激烈的較量,可見美國人對於無線電定位的戰略用途把握得相當到位。
哎,真拿美國人沒辦法,看來,要搞高可靠性的的定位系統,只能……上衛星了。現有的技術幾乎不太可能製造得出可靠的液態氫火箭,所以,唐寧開啟始就沒打算搞這一套。
如果大家還刻的話,前面的照明彈提到過,使用的是金屬燃料。同樣的,金屬,尤其是已經大量製造的鋁粉,可作為固態火箭的燃料,而在沒有空氣的太空中需要自帶氧化劑,它是高氯酸銨,少量的氧化鐵可作為催化劑,再加上把它些全部粘合起來的高分子聚合物,它們的配比要反覆實驗,其燃燒沒有液態氫那麼暴虐,因而相當穩定。
這一個選型就給火箭技術發展少繞了n個彎路。同時,唐寧親自參與的專案獲得恐怖的資源,他已經人到加州去發展固態火箭了,大家以為他是去加州督戰的。其實他的興趣根本不在戰爭,而是戰爭後面的各種技術。
專案未動,測試平臺先行,這一向是唐寧的風格,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