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機慘遭屠戮,他們第一次閃亮登場便像流星般隕落。
直升機跟固定翼不同,飛行員是沒有跳傘功能的,因為旋翼會輕易打碎他們求生之夢。除非是溫莎軍團的直升機,不計成本地設計了旋翼分離機制,北約國家根本沒有實力去搞這麼複雜的東西。
所以在內華達州的第一場空戰對美國人來說異常的慘烈,林肯甚至都不敢告訴美國人民發生了什麼。西線戰場第一波空軍被屠戮,制空權是壓倒性的被eic空軍奪去了。
在美軍總結失敗教訓時,發現有電磁波不斷地掃描他們的飛機,此時他們仍然不知道雷達的存在,認為這可能是敵人透過無線電報來找到他們的,要求以後進攻之前一定要嚴格執行無線電靜默。
東線的德**團急於顯示自己的存在,出身軍事貴族的某馮將軍負責指揮,他制定了登陸計劃。不愧是有思想的德國將軍,他的真實意圖是要在緬因州的最大城市波特蘭登陸。
這是一個特殊的地方,就在兩年前,在慶祝獨立日的時候,有個逗逼興奮地把整個城市都點著了,波特蘭的商業中心和幾百戶人家被燒個精光,上萬人無家可歸。是閒著沒事的國際自然災害救援組織第一時間幫助他們重建家園,蘇黎世銀行立即給災民提供了無息貸款,現在波特蘭的民宅基本上都是日本榫桙建築公司或者shell建築公司的產品。
如果說美國北方還有一個城市是對溫莎財團友好的,那一定是緬因州波特蘭了。不過,狡猾的某馮將軍,還是策劃了攻打費城的聲東擊西之計,如果美軍中計把重兵南遷,當德**團在波特蘭登陸時就毫無壓力了。
費城位於華盛頓特區和紐約的中間位置,如果費城能夠被打,首都和經濟首都都可以被打,所以一定會造成北方佬的恐慌,林肯非得重兵防禦不可,已經重了的話就會重上加重。
飛艇這麼粗大的傢伙是不適合放在翼地效應飛機上的,所以這一次將是純直升機的行動,30架攻擊直升機護航,50架裝滿炸彈的uh64將執行轟炸任務。由於定位的訊號發射塔被美軍接收,這一次的轟炸效率就低了,只能對很明顯的軍事目標進行打擊。
翼地效應飛機在距離麻省1500公里之外的海上補給站稍事休整,便滿載著100架直升機朝麻省飛奔而去。這將是地效飛機的第一次登上歷史舞臺,給北方佬一個巨大的驚喜。
80架嗡嗡作響的直升機是什麼場景?對費城居民來說就像是世界末日。好在溫莎財團對平民來說是隻紙老虎,只是朝著軍營和軍用機場而去,在刺耳的空襲警報中,美國空軍駐守在麻省的直升機傾巢而出,是時候要拼命了。
美國的戰鬥直升機不可思議的居然有超過一百架,入侵者迅速調整戰略,以遠距離纏鬥為主,敵進我退,利用射程遠超對方的優勢來彌補兵力的劣勢。
由於引擎先進,eic直升機倒著飛仍然比對方快,所以可以一直保持有效的安全距離,很愉快的向對方掃射。而美軍直升機見機不妙,趕緊撤到高射炮的保護範圍,無法形成有效的追擊。
美國空軍在這一場激烈空戰中損失五架直升機,而eic空軍終於有機會被發現他們的直升機有旋翼脫離然後彈射跳傘的功能。在後方待命的救護直升機立即把自己的飛行員撈了回來,美軍還未反應過來。
雖然只擊落了一架敵人,美國人還是高興得跳起來,太鼓舞士氣了,看來我們的空軍也不是省油的燈,是吧?國防部發言人沒告訴美國老百姓的是,己方還有十多架直升機滿身是彈孔,接近報廢的邊緣。
紐約時報激動地稱:“這說明溫莎軍閥不是不可戰勝的神話,我們一定能堅持到正義得以申張!”
而東印度公司這邊則很納悶,回去趕緊調查為什麼己方的一架攻擊直升機會在似乎沒有受到致命攻擊的情況下飛行員要彈射?調查的結果是主飛行員太過緊張,一直想著彈射,結果意外觸發彈射器。該飛行員立即被轉到後方後勤部隊,再也沒有上過前線。
接下來的三天,來無影去無蹤的海上奇襲軍團不斷地派空軍騷擾東部重要城市,使美軍疲於奔命,並不斷地損失直升機。由於軍用發電裝置被炸燬大批,一時供應不上,美軍不得不開始徵用民間的風車,這在戰爭期間可是寶貝,尤其是神奇的水電一體裝置,美國人民幾乎瘋狂搶購。
電力不足使得經濟迅速惡化,工廠停工,大批的北方佬越過邊境進入聯盟國,自稱難民,這些人的到來一下子使聯盟國住房、酒店、水電等公共資源緊張,讓里士滿政府很頭疼,可是又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