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行保護。恭親王認為皇兄絕不可能答應,不料“咸豐”竟答應了,令他大掉眼珠。
於是,一千英軍和一千法軍耀武揚威地開赴熱河面聖,將他們勝利的榮耀推向最**,而大清的臣民則把心肝提到了嗓子眼處,洋人不會亂來吧?這兩千大兵已經可以把大清的戰五渣御前侍衛碾個粉碎了。
誰也不曾想到現在皇帝的“御前侍衛”已經裝備了沙漠之鷹,一千對兩千,只有這兩千英法士兵香消玉殞的份兒。沙漠之鷹就有這個好處,平時收起來你都看不見,高深莫測。如果是裝備了fn…1855,洋瞎子都看得出來這根本就是倫敦公爵的人嘛!
英國公使額爾金與咸豐會面時,唐寧躲在簾子後面“垂簾聽政”,而咸豐帝因為已經過了強制戒除鴉片最難受的時期,精神還不錯,只是他懶得說話,反正也不是自己做主,也不知道這輩子還有沒有他作主的好日子。世界上最恐怕的成癮性毒品要屬******,它是一種鴉片的有效成份嗎啡的衍生物,變成了脂溶性,因此可以迅速越過血腦屏障,與大腦中的μ…鴉片受體結合,發揮藥效。人要是染上******那就慘了,12小時之內便會劇烈毒癮發作,生產身體都無法運作的強烈生理反應。而現在純度一般的印度鴉片戒除的難度遠遠小於製藥技術高明的後世。
不要說鴉片,就連******也是可以根除的,這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張學良。最初張於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後吸食鴉片。1925年,張學良在講武堂教官郭松齡倒戈反奉後,奉系情況危急,張壓力過大借毒排愁,因此漸漸吸毒成癮。1928年夏,張決心戒掉鴉片,聽了楊宇霆建議採用了據說對戒除鴉片有特效的日本進口注射藥巴文耐魯,並讓私人醫生馬揚武為其注射。但後來才知巴文耐魯含有少量******,但張已因長期使用對嗎啡針成癮,張後來遷怒馬醫生不知藥效,遂辭退馬醫生。1933年,後來張在上海身體愈加衰弱,宋子文、端納勸張出國前再次戒毒,張在其戒毒後送負責戒毒的米勒醫師5萬銀元表示感謝。自此,張已根除毒癮。
唐寧本來可以用少量大麻的方式減輕咸豐帝戒毒的痛苦,但為了表示對為帝王者其身不正的懲罰,直接粗暴地強制其戒毒了。再次強調,大麻雖有致幻性,但它的成癮性甚至小於煙和酒。唐寧沒有發明止痛藥之前,維多利亞女王緩解痛經的辦法就是使用大麻。某些政府為了宣傳戒毒把大麻、鴉片、******說得多麼多麼恐怖,那都是大人嚇唬小孩的伎倆。萬一有家人染了毒癮怎麼辦?還不得因為無良政府的無良宣傳而嚇死?大可不必,趕緊送戒毒所完事。在自由主義達到極致的荷蘭,恨不得連吸食******都是合法的。
為了表彰皇帝戒毒成功,“太上皇”唐寧特地允許咸豐帝與妃子同房,咸豐帝的小日子過得還有滋有味兒的,比宋徽宗父子在金國做俘虜的大日子那是強多了,因此他也願意配合唐寧演戲。
不僅咸豐帝願意演戲,逐漸認清了現實的幾個大臣也都在那裡配合,當他們一起出現在《大清新聞》的圖片簽約現場報導裡時,大清百姓終於暫時再次認可了現在的恥辱的朝廷。原來有些懷疑皇帝性格大變樣的朝臣也疑心盡去。
後來,英國公使和法國公使分別對自己的領導說,“看來大清國皇帝是上道了”。算是一件好事。
唐寧還派遣兵部右侍郎匡源跟額爾金商議,英軍能不能幫助大清剿滅太平軍,資費嘛,好商量,大清自己去打還更費錢,現在的大清軍隊,包括曾國藩的湘軍都是廢品,剿匪成功的日子還不知道在哪兒。
唐寧不是很喜歡湘軍,曾國藩跟他的弟弟曾國荃都被冠以“曾剃頭”的大號,湘軍殺人如麻,燒殺成性,給這幫帶著復仇心態的團練去攻下天京,還不知道要死多少無辜的百姓。
洋人有三好,效率高,明碼標價,軍紀嚴明,洗劫圓明園都被長官約束了,還有什麼不放心的?
唐寧主要想僱傭英軍,反正大老遠也來了,順手把太平軍滅了吧,洪楊也鬧得太久,民生凋敝,越早平定越好。法軍就算了,軍紀差點,老是想洗劫一番。
匡源與洋人談合作,又找回了一點做欽差大臣的感覺,不過,現在話事的已經不是當年那個自以為是的咸豐帝了,匡源直接向唐寧彙報工作成果,心中泛起古怪的感覺。
額爾金向巴麥尊彙報,大清越來越靠譜了,居然請求軍事合作,要不要幫一幫他們?要不太平軍打到上海也影響咱們做生意。
巴麥尊也是一樣的想法,授權額爾金全權代表英國政府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