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老巢。這兩大項都是財源,目前大清急需財源,全國開礦和東三省屯田全面開放,各地的礦場允許私人買下,而大清工部以土地入股礦場,再次空手套白狼。
這一下,旗人們也放心了,不再追究他們的責任,看,連後路都給咱找好了。至於願不願去,那還是自由的,有錢的可以不去,沒錢的可以當成一個工作機會。至於剝奪俸祿這事兒,已經不敢去強求了,不殺你頭算仁慈了。
叛亂的還有內務府的大量太監參與,他們也不被追究責任,然而,皇帝正式下旨廢除太監製度,現在的太監可以自由找工作不限,以後任何人不得以閹割的方式剝奪人的生育權,包括皇帝陛下在內。內務府發給豐厚的遣散費,賠償他們的精神損失,以後可沒有內務府的油水撈了,他們的發財計劃遭到毀滅性打擊。
內務府的廣儲、都虞、掌儀、會計、營造、慎刑、慶豐七司,全面將皇室財務、庫貯、警衛扈從、山澤採捕、禮儀、皇莊租稅、工程、刑罰、畜牧等事轉交給戶部、禮部、刑部、工部。其中戶部的權勢前所未有的強大。
由於神機營500勇士已經順利地接掌了皇城防務,對景壽和肅順兩個人的看守也放鬆了,各只派50名親兵輪值保護與監視他們的行動,當然,都有狙擊手埋伏在不遠處。
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一直對朝廷心懷不滿,因為朝廷僱傭英軍來打太平軍,而湘軍只能參與圍堵工作,打下天京的蓋世奇功就這麼沒有了,他是相當地鬱悶,牢騷不斷,經常暗示老哥,要不咱反了算了。這一回,曾國荃大吃一驚,咸豐大帝竟然連八旗禁軍都敢廢了重建,真是狂野。接下來好一陣子他不敢對朝廷發一句牢騷,在老哥面前也對朝廷敬重起來。
這一次是朝廷最大力度的改革,並且叛亂沒有持續超過三天,可以說是轉瞬即逝,給“幡然醒悟”過來奮發圖強的新政時代重塑了權威,使得江南的華洋聯軍平叛配合得更好了。肅順大人淡笑用兵的大將風範更是深入人心,郭松燾已經把肅順當成了大偶像,古之名將,不外如此!早知道讓肅順去抵擋洋人,說不定還能打贏,不過,要不是打輸了,皇上也不會驚醒過來嘛。
現在,戶部成了權傾天下的財政部門,所有大清的財物都透過戶部,整飭戶部的貪腐就成了朝廷工作的重中之重。
戶部稅收有一個很有時代烙印的特色。清律規定,各行省轉交至戶部中央稅款者,必須以五十兩銀元寶為一單位,因此行省衙門從百姓收集來的散銀必須鎔鑄成合乎規格的五十兩元寶,才能上繳。在鎔鑄過程中所損耗的銀兩,則稱為火耗,也因此,火耗亦稱火耗銀。
商號按律需向中央及地方繳交一百兩銀的稅賦,若附加火耗十兩,那此商號實際就必須繳交一百一十兩。又如,某墾號按律需繳交一百斤稅糧,若附加火耗一成,那此墾號就必須繳納一百一十斤稅糧。
火耗給地方官員貪腐留下了一個極好的藉口,有些大膽的官員甚至敢對上面說損耗了五、六成,實則全部進了他們的私囊,特別是那麼自持位高權重的封疆大吏。在戰亂的時候,朝廷不得不依仗這些地方官,所以他們更是囂張跋扈。
這個典型的例子就可以說明現行的金融慣例是多麼的不靠譜,銀兩或者銅錢的使用本身就不方便,而紙幣又會帶來通貨膨脹,朝廷也不是沒試過,結果大家都不願用。發紙幣這事兒很容易上癮,朝廷一看,來錢這麼容易,自然就越印越多,也越來越不值錢,最後還是在市場上流行銀兩和銅錢。
j。p。摩根給日本銀行進行的金融改革就是使用標準官方銀幣、金幣代替流通的各種含銀量的貨幣,這也是歐洲通用的方法,叫鑄幣制度。
唐寧還是準備對現在的貨幣進行徹底的改革,最終目的是使鈔票通用,大幅降低流透過程中的損耗和貪沒。剛開始,老百姓是肯定不樂意使用鈔票的,那玩兒就是一張紙,看上去都不帶感,誰知道朝廷什麼時候發瘋又濫發紙幣呢。所以開始是雙軌制,一方面會有標準含銀量、含金量的鑄幣,百姓可以在櫃檯隨時把鈔票兌換成銀元、金元,而且不需要手續費。這樣百姓才可能慢慢地信任鈔票。
同時,給官員、國家僱員發放的俸祿全部使用鈔票,而商戶、墾戶上稅也全部使用鈔票,這個時候不用交多餘的火耗,一下子就能征服很多納稅戶的心,最有良心的戶部官員都要收一成的火耗呢,誰不願意攢點鈔票來交稅呢。既然有稅收這個保障,全國納稅戶也就會越來越認可鈔票制度。
大清的中央銀行已經在籌備之中,定名為“大清戶部銀行”,以國家財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