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部分(2 / 4)

小說:維多利亞的秘密 作者:青詞

至可以找藉口把競爭對手抓起來判刑,或者讓議員出臺對競爭對手為利的法案,跟大清那樣的**不同之處在於人家官商勾結也是按法律來的,利用法律來鬥個你死我活,能言擅辯的律師價值很高,不像大清,按官銜來壓人,官大一級有極大的優勢。

範德比爾特顯然是個梟雄人物,對博物學並不專長,能找到這個太平洋島上的奇珍已經是他在智囊團的討論下的超長髮揮了,所以只能尷尬地問“復活節島是什麼?”

唐寧當即叫來助理,吩咐:“把這個木雕拍幾張照片傳給達爾文先生,請他鑑定一下,順便讓達爾文先生把復活節島的摩崖石刻圖片傳過來,謝謝!”

在隨後的時間裡,範德比爾特就談起了生意經,希望能夠承包唐寧當下無法建造的美國北方的集裝箱港口。唐寧估計美國人短時間內對他的敵意少不了,有一個北方代理人也不錯,原則上同意了這門生意,但又說了一番老狐狸範德比爾特也聽不懂的話:“生意是生意,生意也不止是生意,我對港口有很多與賺錢相背離的規矩,我想這可能會成為我們合作的障礙,你還得考慮考慮。”

在範德比爾特的疑惑中,為了說明這個問題,唐寧正好以復活節島舉例,這個島正是人類消費主義悲慘結局的完美註釋。這個島離最近的稍微有點人口的城鎮是遠在2600公里之外的一個島,也就是幾百人的島,而最近的大陸則是3500公里之外的智利國境。

令復活節島更難以親近的是它的四周幾乎都是高大的山崖絕壁,儘管如此,人類還是在大約公元100年的時候來到了這裡,並繁衍興盛起來。在最初,這些不可思議的古代海洋民族可能並不被困在那裡,因為島上還有茂盛的棕櫚樹,可以用來營造木船。

但復活節島面積並不大,僅有160平方公里,增長的人口很快就超過了一萬,島民為了獲得食物,不得不砍伐森林以便耕種,到了人口的頂峰時,島上所有的棕櫚樹都被砍光,結果就是島民再也沒有能力航海。人口繼續增長,馬爾薩斯的人口增長理論起作用了,到了不得不靠戰爭才能解決誰能活下去的問題的地步。

可憐的島民在永無休止的內戰中變成了毫不知廉恥的機會主義、冒險主義者,當庫克船長來到此島時,發現他們極度的窮困潦倒,並在互相交易中有個島民搶了庫克船長的一包貨物,士兵朝那個島民放了一槍,當然,那時的破槍沒打中搶劫者,但把他嚇得丟下贓物尖叫著逃走了。

歐洲人的到來給島民更帶來了各種疾病,復活節島人口再次下降,到了1860年代,下降到3000人,更悲慘的是秘魯的奴隸販子在1862年,也就是去年登上了此島去抓奴隸,一下子抓走了1500個島民,此事件在當時很轟動,奴隸販子的總後臺某唐也那事件時中躺槍,被嚴厲譴責。

範德比爾特注意到,唐寧在描述復活節島歷史時更多的是平淡甚至有些嘲諷他們的命運,而不是同情。

正好此時唐寧所在的巴拿馬城離復活節島似乎並不遠,拿出地圖一看,大概是5000公里,飛艇的50小時航程,去看看這些命運悽慘、被他們的神靈拋棄的島民吧。

對任何事都意興索然的唐寧終於又找到了一件勉強願意去做的事,都拜範德比爾特所賜,唐寧便隨口跟他說:“我想去復活節島瞅瞅,你去嗎?”

這是跟大老闆打好關係的好機會,範德比爾特欣然樂於前往,雖然他不明白一個破島有什麼好看的。

他們離開了巴拿馬,前往太平洋東南深處,經過50多個小時的飛行,於夜間到達復活節島,暗淡的月光下,他們就去造訪那著名的幾百個摩崖石刻。巨大而神秘的石刻令一腦門生意的範德比爾特也心有所動。

為了看得更清楚,唐寧命令飛艇投放照明彈,頓時千米高空中鋁鎂燃燒的光焰將整個島嶼照得通明,將不明真相的島民嚇得直哆嗦。

雖然燃燒彈很明亮,但畢竟不是太陽光,巨大石像在這種怪光之下顯然更加詭異。範德比爾特終於看清了石刻的面目,驚訝道:“果然跟那個木雕很像!”

唐寧:“那些大的石像有5、60噸重,歐洲人認為只有巨人才能雕刻並搬運這些石像。”

範德比爾特:“那麼你的看法呢?”

唐寧曬道:“只要有基本的工程學知識就知道,拿些滾木來很容易就能搬動60噸的石頭,就算沒有滾木,上百個人就可以拖動了。巨人是無稽之談。還有那些刻痕,因為石頭被風化了,很脆,我一隻手就可以用另一塊石頭在上面劃出痕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