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寶物拍賣,所得款項全部用於賠償39個洋人,價高的前20名償予被戕害的20人,原定的每人2000兩銀子仍然如數交付。
當第二天恭親王再去討商量的時候,喬恩這裡也已經得到了通知,他的授命是讓英法將領任取100件物品用於拍賣,其中最值錢的39件用於賠償,其餘所得賞賜給英法官兵,以表揚他們不毀壞園林的高風亮節。
得到這個指示之後,士兵在商量這個生意劃不划算,皇家園林的珍寶應該相當值錢吧,咱們最終會得到多少錢呢?他們是苦逼計程車兵,也沒見過多少世面,只知道如果是搶走的話,到黑市上賣可能值不了幾個錢,他們估計皇家禁園沒有人敢買下,這100件珍寶單獨拍賣,一定有人識貨。這些可全是大清國的至寶啊。
喬恩讓英法士兵立即動手選100件,以免他們把鑑寶專家請來撿漏,那損失可就大了。粗野大兵們只好當即挑些順眼的來集中在一起,透過一系列的事情串聯,可見大清國皇帝真的是跟倫敦公爵建立了某種聯絡,要不恭親王和喬恩怎麼能把皇帝的意圖執行得這麼一致呢?
一個大兵弄來了一個白玉方印,這個時候,內務府總管因為圓明園被入侵而投河自盡,恭親王派來了一個新的總管行家,看到這個,說:“這是圓明園印啊,不能拿這個。”大兵不耐煩地換了一個,這個更值錢更讓人心痛,總管又說:“這是保合太和印啊……”大兵牛眼一瞪,對翻譯說:“不是讓我們隨意取嗎?怎麼有這麼多的規矩?我看是你們壞了規矩!”
大兵發飆了啊,翻譯勸告總管大人:“算了,好像確實是可以任意取100件,快把這圓明園印收好吧。”
恭親王把議和派的精神進行到底,在一旁一言不發,他覺得反正這整個園子都了打包賣了,早賣一點和遲點賣沒什麼區別。圓明園這座康熙賞賜給雍正並親筆提園名的超級園林歷經雍正、乾隆、嘉慶等數代帝王的精心修建、維護,其重要性甚至在皇宮之上,如果皇兄真是臥薪嚐膽、勵精圖治的話,那真是覺醒了。丟點奇珍異寶算什麼,亡國才可怕呢。
皇帝的兄弟這麼低聲下氣地來談判,法國人實在是下不去手燒皇宮了,就算不給大清國面子,好歹也給倫敦公爵大人面子,這個面子可不是可給可不給的,是必須給的。
但是,賠償的事情一定要下狠手,英法的官兵都在全權談判代表英國公使額爾金伯爵和法國全權代表葛羅男爵背後說:“要多一點!要多一點!”
說是全權代表,可是在這個電報全球通的時代,總是要向法國皇帝和英國首相報告的,經過一番磋商,最終定下了英法各索一千萬兩白銀的鉅額賠償,而且奸滑的英國人要求以黃金清償。他們想強迫大清採取金本位制度,以便國際結算,其實這也正是唐寧要給大清制定的金融方向,在日本已經開始實施了。
談到關稅條款時,吸血鬼公爵那幽靈般的身影又出現了,咸豐帝指示,海關可以聘用英國人幫辦稅務,滿百抽五也可以,但大清可以針對某些稅種做調整。引入蘇黎世銀行作為第三方擔保,保證賠款清償,只要三方中的兩方同意,就可以調整關稅。
我靠,又是無所不在的公爵大人。但這個方案英法有什麼理由反對呢?難道擔心蘇黎世銀行毀約?這不可能,現在的蘇黎世銀行已經無比強大,有英國電報公司和英國鋼鐵公司的股票作擔保,在有些人眼裡,這比英格蘭銀行的信譽還高,誰不知道這兩家公司都是年入n百萬英鎊的大戶人家?
唐寧還要用關稅手段來為大清建設自由主義市場,所以這塊不能讓英國人完全把持,否則一些政策不能實施。
英國人特別希望容許外國商人招聘漢人出洋工作,充當廉價勞工,這條是在天津的時候就提出來了的,但咸豐特別反對,現在唐寧把北京條約拿給已經安居在熱河的咸豐帝看,他仍然反對,因為國人特別醜化洋人虐待華工,再說了,勞動力交易是你情我願的事情,在我大清都過不下去了才遠涉重洋去找口飯吃,難道不讓人家去讓人家留在大清造反吶?咸豐帝居然還有那麼一點愛民之心,不過,他反對無效了,唐寧不鹹不淡地解釋了洋人聘用華工沒那麼可怕,催促咸豐帝簽字。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唐寧願給他解釋兩句就算不錯了,咸豐帝也不得不含恨簽下大名。
第151章 萬園之園
把皇帝逮住這個事情是英法最想做到的事情,法**隊得到情報,皇帝躲在圓明園,於是英法聯軍趕往這個著名的萬園之園。
咸豐帝倉皇出逃,只留下幾百個太監在圓明園中,僧格林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