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優勢,因為它已經採用了旋轉炮塔式結構,隨時可以調整角度。就算沒有這種全新全優的結構,王級還是比對方更強,因為數控切割的渦輪和螺旋槳使它雙倍於敵艦的速度,使它能夠搶佔有利位置率先開火。
所謂的“就算是一樣”只是做一個假設,其實王級巡洋艦的炮已經完全不一樣,它不再是“散裝”炮彈和彈藥,而是定裝炮彈,不是前膛而是後膛,不再用炮彈的重量來衡量威力,而是採用口徑。它的口徑完全甩開對手500條街,是巨大的12英寸,最大開火距離是22公里。你沒看錯,沒有小數點,整整超出對方十倍有餘。
更要命的是機械計算機火控系統,使炮手在極短的時間內就達到最頂尖的水平,10公里開外移動中開火的命中率可達到5%,5公里則達到15%,1公里的時候打不中對方那麼長官可以下令讓炮手切腹了。
為了防止被下令切腹,最重要的一個技術活兒就是瞄準系統,加農炮瞄準跟步槍的三點一線是一樣的,但王級巡洋艦的炮全是榴彈炮,也就是有彈道曲線計算的,就算是機械計算機也至少需要兩個引數才可以決定目標的位置,一個是水平方向,一個是距離。
瞄準系統引入了測距儀,它的核心是一塊類似單反相機裡的五稜鏡,作用是從同一個光線來源產生兩幅影象,在故意安排下,光線進入稜鏡的角度和參照光線略有不同,這就形成了一個不清晰的影象,跟照相機一樣,旋轉一定的角度就可以使影象清晰,總之到最後是形成了兩個影象,操作員使這兩個影象重合便產生了一個可以計算距離的引數,這叫“重合測距法”。將距離引數和水平角度引數傳給火控系統,敵軍的目標就在劫難逃了。
美軍的艦炮打一發之後受到後座力的影響會以輪轂後退很遠一段距離,意味著要重新瞄準,而且“就算”它很快瞄準了,還要等炮膛冷卻,清潔,炮手累得跟狗似的。王級巡洋艦的火炮已經用上了液壓反彈系統,炮管產生的後座力把液體猛然壓縮,然後在數秒之內恢復原狀,相當於紋絲不動,這個時間拋彈殼、裝入新炮彈,又可以開火,或者微調瞄準引數再開火。
凡此種種跟當今所有對手的艦炮比起來,讓東印度公司海軍的官兵們的驕傲自滿情緒像鳳眼藍的無性生殖一般孳生。
這一次的夏威夷大殖民唐寧給安排了英國人、印度人、華人、馬來人、日本人各一個委員,組成殖民地委員會,代表最高權力機構。當旗艦“王在法下”號裡的委員們看到美軍艦隊出來迎戰的時候,日本委員叫得最起勁,他是武士出身,本來就是好戰分子,而且日本自從被美國將軍佩裡開啟國門之後短短8年時間,居然可以參加對美戰爭了,豈能不讓日本人興奮?他大叫道:“嗦嘎!美**艦,炸沉它們!死了死了滴~”
打炮的小夥子興奮得直搓手,趕緊各就各位,瞄準目標。
英國國籍的司令先給美國老表劃了一個新教徒方式的十字架,為他們即將昇天的靈魂祈福,然後說:“大家不要激動,爭取讓美國人投降,老闆說最好不要傷人。給裝運移民的船發電報,叫他們停下來遠離戰場,以免被炮擊中。給美國人發電報,告訴他們不要慌張,我們只擊沉一艘就收手,等待他們投降的決定。”
在一陣歡笑聲中,電報員去執行命令。
第173章 大好
唐寧一心一意給親王治病,從來沒在女王面前提前過目前溫莎財團跟北約的戰局,其心無旁騖的模樣讓人感覺是女王、親王更關心溫莎財團。法國與義大利的戰報最先傳到倫敦。
義大利軍隊參與防禦法軍的僅有一萬軍隊,還是東印度公司、倫巴第、黑森獵兵等七拼八湊的雜牌軍,而英勇善戰在法軍出動了十萬之眾。但戰局卻明顯對法軍不利。
首先,意軍的飛艇恣意在高空偵察,將法軍的所有據點和軍事行動鳥瞰得一清二楚,搞得法國大部分軍事行動都只能在夜間進行,還不能打燈,經常自己走錯了路。
其次,法軍竟不得不依靠英國電報公司的無線電報網路,在bt的搗蛋之下,這個網路很不靠譜,時靈時不靈,有時又會延遲很長時間才傳送到友方手裡,嚴重耽誤了法軍的指揮。電報不像電話,被幹擾了很容易就發覺,法軍甚至分不清哪一次是故障哪一次是bt故意,他們卻沒有替代品,只有依靠制定一個密碼錶的方式,使用bt的無線電報網路來傳輸情報。
到了後來,終於有法國科學家想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使用短程無線電報通訊,將電報像八百里加急一般一段一段地傳遞過去,不用透過bt的長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