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得知傳說後,發現自己家中也有此類文字的物件,於是按圖索驥,耗費十幾年工夫終於得到窖藏地點,獲得了這一件青花大盤。
此信一出,外行人權當是看個熱鬧,聽聽古人的奇聞,或是品品這紙上的書法。
然而對內行人而言,卻是一個個眉頭鎖緊,臉色凝重,或是眼瞪渾圓,神情專注,每個人心裡都很明白,若是這張書信上所寫的東西是真的,那它的分量重得幾乎無法用價格來衡量,有了它便可以讓博陵第瓷器變成真正的元朝瓷器,那麼所有的博陵第瓷器將會在一夜之間從幾百幾千塊搖身一變,坐上威百上千萬的天價之椅。
而成敗完全就看這封書信是否是真正出自清朝之物了。
不過,眾人心裡也都明白得很,比起瓷器來,書信之類實在是好分辨太多,一個有能力辨別出博陵第瓷器的人,又怎麼可能會被一篇贗品的書信所糊弄呢?更何況,也沒有哪個白痴想到用這種方法來證明博陵第瓷器的真假。
所以幾乎在大家心理上,幾乎一直都認為這封書信極有可能是真的!
童冬陽的臉色幾乎是一下子變得蒼白起來,眼珠子都快掉下來了,他怎麼也沒想到,趙卓手裡竟然還有這麼厲害的傢伙,這若是真的,那這件博陵第瓷器和書信合在一起的價值又豈是一兩千萬的東西?
這可是能夠證明所有博陵第瓷器是元代瓷器的歷史證據!古玩這東西,平白無奇一件瓷器,一旦和歷史牽涉起來,那價值何止倍增啊?就象最開始晚清時期的那些張之洞或者皇帝太后用瓷,若沒和這些人牽扯上,絕對值不到那個數的。
所以很多造假販賣贗品的,怎麼編故事也都會把古玩和名人牽扯到一起,也就是這個原因。
方右銘眉頭糾結得如同一條蚯蚓一般,手緊緊的扣在椅把上,方家在古玩上的門路何其多,所以他能夠弄到手的高價瓷器也頗多,所以在他看來,這鬥瓷節上唯一能和他爭風的便是童冬陽。
這一點自然是沒看錯,童冬陽拿出了夠實力的瓷器,讓他輸得倒也心服,然而趙卓這人是什麼東西,突然間象在石頭縫裡一下蹦出來,然後拿來一堆讓人眼紅掉口水的瓷器,最後居然還拿出這麼個寶貝,簡直就是要人老命。
童費宇和方路更是嘴巴張成個鴨蛋,就差下巴沒有掉下來了,趙卓和他們年紀差不多,然而人家所拿出來的瓷器早已不是一個檔次的了。
而關於這封書信和博陵第瓷器的關係究竟如何重要,也漸漸從內行人口中傳遞給了外行人,整個會場的氣氛變得火烈無比。
評委們早就按捺不住激動,紛紛走上臺來,檢查書信的檢查書信,檢查瓷器的檢查瓷器,每一個動作,每一個口型都牽動著眾人的心。
誰心裡都犯著嘀咕,有著想法,不知道這東西究竟是真是假。
若是假的,那便是鬧了個大笑話,一個看得出博陵第瓷器的人卻被一封假書信給騙了,若是真的,那就等於象古玩界投了一磅深水炸彈,肯定會有人趁著訊息還沒傳出去的時候,去到處收購博陵第瓷器,幾百塊收回來,能賣幾千萬,天底下哪裡還找得到這麼一本萬利的生意呢?
評委們也都額頭滴著冷汗,一個個顯得異常緊張,這就象在見證著歷史的某個重要時刻一般,而他們就是見證人,別說日後給子孫後代說起,就算是以後出去給其他人談起,那也會贏來無比的崇敬啊。
時間一分一秒的迅速流逝著,大家都同一個心思,整個會場幾百號人,靜得連根針都聽得見,每個人都凝視著臺上,眼睛都不眨一下,粗氣亦不敢喘,就等著評委們發話。
相比起眾人的緊張而言,趙卓顯得平靜得多,他神情淡定的站著,嘴角還勾著一分微笑,見到景瑤和紀小帆望過去,微微頷首示意了一下。
只是這一點頭,景瑤二人便是渾身一震,知道這東西確實真貨,二人同時欣喜起來,有這東西在,又何必怕那個一千九百萬的乾隆粉彩瓶。
本來鑑定一件博陵第瓷器並不困難,鑑定一封書信那也是幾分鐘的事情,然而六個評委硬是把時間弄得過了一個小時。
足足一個小時,讓場內的人流下了半斤汗,然後,才有一個年紀最大的評委長長吸了口氣,朗聲說道:“博陵第瓷器鑑定為真品,書信鑑定為清朝時期的真品,由此便可證明博陵第瓷器乃是真正的元朝瓷器!”
話還沒說完,全場頓時沸騰起來,所有的人都不約而同的站起來,大力的鼓著掌,將話打斷掉了。
雖然價格還沒說出來,童冬陽已經是雙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