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部分(2 / 4)

小說:重生潛入夢 作者:老山文學

其實這個玩意也不是網際網路時代發明的,當年荷蘭人炒鬱金香時就是這一套,就像是擊鼓傳花遊戲,不產生任何實際利益,完全就是資本在轉手,轉一手價格就高一截,一直就這麼轉下去。這時候就是泡沫了,這些價格並不代表公司的真實價值,全是吹出來的。轉來轉去,總有個頭吧,然後就有這麼一天,某些接盤俠們終於明白了過來,再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這些純粹靠吹出來的創意、概念瞬間就會變得一文不值,看上去璀璨、美麗的泡沫,啪的一聲吹破了,什麼也不會剩下。

如果換成實體經濟,你買了一個工廠,不管怎麼賠錢,最終它至少還有生產線、有產品、有銷售渠道、有工人,還不至於是一場鏡中花、水中月。但是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和買了當年的鬱金香根莖一樣,炒起來的時候金貴無比,跌落塵埃之後就狗屁也不值了。

目前來看,這些泡沫已經開始吹大了。按照洪濤那個遍佈全球的大資料庫得出的統計數字,從98年下半年開始,矽谷每週都有一家網際網路公司成功上市,每天都會新增39位年輕的百萬富翁。他們有的剛走出大學校門,有的連大學校門還沒走出來呢。另外還有一個數字也非常嚇人,從98年開始,投入到網際網路企業裡的美國風險投資總額比例佔到了美國所有風投資金的60%,而在96年,這個數字只有30%不到,兩年不到的時間,就上漲了一倍還多。

更可怕的是,不光是風投資本進入了瘋狂狀態,就連比較保守的傳統銀行、投資公司、私募資金也開始涉足網際網路企業了,也就是說現在的美國經濟開始向網際網路傾斜。在這種狀態中,不是沒有批評的聲音,但是每一次有人站出來試圖提醒大家別太沖動、要理智、要謹慎,最終的結果卻是被一家又一家成功上市的互聯公司啪啪的抽大嘴巴,以至於越來越少有人願意站出來捱揍了。

風投資本來了、傳統資本也來了,都來吃網際網路這塊大蛋糕了,那傳統行業就失去了新鮮血液的補充,長次下去,就會失血而死。不管是什麼事情,一旦只剩下一種聲音,那你就該警惕了,或者說你就該反其道而行之了。這就是即將瘋狂的前兆,古希臘的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早就告誡過我們,上帝要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

洪濤和他的水晶蘭資本此時就站在潮頭上,或者說成了一杆旗幟。有多少美國青年是在按照洪濤成功的腳印亦步亦趨?有多少風投資本還在試圖複製洪濤當年對網景、雅虎、亞馬遜之類公司的投資奇蹟?答案是數不勝數。洪濤不能說影響了美國一代人吧,也算是影響了矽谷的一大堆人,這一大堆人還都是美國的精英或者未來。

有時候洪濤睡不著覺,自己想起這些事情來都有點後怕。要是哪天網路泡沫突然破裂了,這些血本無歸的精英們會如何看待自己?如果自己也是賠得稀里嘩啦的還倒好說,但最有可能的是自己不光沒賠錢,還高賣低買,利用泡沫破裂又抄了一把底兒,把原本屬於他們的東西全都變成自己的了,付出的成本卻只有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到那時候他們會不會上街遊行,去要求美國政府把自己吊死呢?

不管是褒獎還是損貶,反正他都是跑不掉了。如果他現在突然把自己所持有的網際網路產業股票拋售,那才真會引起大麻煩呢,光是美國證監會和金管局就會以內部交易嫌疑調查自己一個底兒掉,沒個幾年時間絕對不會讓自己離開美國。既然跑不掉,那洪濤就不打算跑了,這個泡沫隨著水晶蘭資本的崛起而引發,現在呢,就讓水晶蘭資本再陪著它一起湮滅吧。做事情要有始有終,從哪裡開始就從哪裡結束。(未完待續。。)

一千一百二十章 太陽計劃

當然了,洪濤不打算拿自己給網路泡沫當祭品,他從登上艾美獎頒獎晚會舞臺那一刻起,或者更早,就從比爾說他是失去了信仰的人那一刻起,就突然想到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計劃。經過這些天的仔細琢磨,他慢慢又把這個計劃完善了一下,開始為兩年後的大決戰佈局了。什麼對生活失去了信念、什麼失去了信仰、什麼要去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世界、什麼要建立一個太陽神教,全是尼瑪扯淡呢。這是在給美國人民畫大餅,這是在忽悠著美國精英人士玩呢,他的真正意圖只有一個,孫子兵法第二十一計,金蟬脫殼!

金蟬就是洪濤自己,脫殼就是要從股市中撤離,準確的說這個殼還不是股市,而是他目前佔有股份的那些上市公司。目前洪濤持有股份的公司一共有30多家,70%全是美國公司,這70%裡又有80%全是網際網路公司,光是這些網際網路公司的股份,按照目前的市值估計,就有近300多億美元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