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同兵種的辛苦。其中最讓洪濤深有感觸的就是潛艇兵和坦克兵。前者的生活條件太艱苦了,整天活在一股子混合著柴油、機油、電池液和屎尿屁味道的狹小空間裡,就算洪濤這樣不暈船的人,進去之後也是吐得稀里嘩啦的;後者簡直就是碰碰車,人蜷縮在那個大鐵疙瘩裡,連坐姿都需要摸索出一個固定模式來,稍有疏忽,不管磕到任何一個部位,都是一塊兒青紫。
當坦克開炮射擊的時候,那個滋味兒更難受,咣咣的聲音根本就不是從耳朵傳進來的,捂多嚴實也沒用,震得人是頭昏腦漲,每一下都好像是錘在了心尖上。但凡心臟不是太好的人,幾次射擊之後。不用等敵人攻擊,自己就可以舉白旗出來叫救護車了。
當然了。洪濤也沒整天光玩,時不時的列文還會把他揪回去參加會議。這次不是如何建造和改裝船隻的問題了,而是要在發射平臺上佈置火箭發射的裝置。鑑於他這個冒牌博士之前的精彩表現,現在不光是列文,連帶那些真博士們遇到了意見不統一或者難題時,也願意把洪濤找過來先聽聽他有什麼奇思妙想沒有。
洪濤還真不愧他這個博士的稱號,先後兩次幫助專家團解決了兩個關鍵的問題,直接坐穩了他天才博士的稱號,並且還被專家團指定為為數不多可以跟隨指揮官號一起完成發射任務的、非編制內的專門技術人員。這個訊息對洪濤來說,並不是什麼好訊息。他根本不想跟著發射平臺去大海上發射火箭,充其量他看一次也就夠了。不過此項決議他本人無法拒絕,這不是私人邀請,而是公司高層決議,去也的去,不去也得去!
那他幫助專家團解決了兩個什麼問題,才獲得如此殊榮呢?第一個就是運載火箭如何在發射平臺上組裝並進入發射狀態的問題。這是一個大問題,因為全長接近36米多的運載火箭,放到只有60多米的發射平臺上。還得留出足夠的點火發射空間,地方顯然不太夠。
怎麼不夠呢?因為運載火箭被吊裝到發射平臺上時,是分成了2…3節的,這幾部分還需要在發射平臺的封閉廠房裡進行最後的組裝整合。才可以送上發射臺發射。這個發射廠房最少要40米長,幾乎佔了發射平臺長度的一多半兒,剩下的平臺長度不足以再把組裝好的運載火箭橫著拖出來。至少還差15米的長度。
按照俄羅斯火箭專家的意思,要讓克瓦納集團再把發射平臺的長度加長15米。但阿蒙森堅決不幹。他的理由也很充分,這個平臺是經過了嚴格計算的。如果再加長那麼多的話,整個平臺的穩定、航行、配重就都要重新計算、改造,這個工程量太大了,搞不好還得加裝兩根支撐腳,那樣水下的兩個大浮筒也得作廢。一個是說地方不夠用,一個是說地方大不了,於是俄羅斯火箭專家又和挪威造船專家掐起來了。
這回列文長記性了,兩邊剛吵了一天,就把洪濤從那艘很快就會屬於他自己的莫斯科號反潛航母上揪了回來,想看看他還能不靈光一現了。
“這個事兒好辦!”洪濤聽完了兩邊專家團的訴求,假裝扶著腦袋沉思了一下,等列文也有點沉不住氣時,才淡淡的說出一句讓人想抽他的話。
“請講、請講!”列文還真是個好脾氣,洪濤這麼能折騰,他也從來不發火兒,只要能在關鍵時刻做出貢獻,他就幫著洪濤一起折騰,絕無二話、任勞任怨。從這點上說,列文是個很純粹的管理人員,已經拋開了各種私念,完全是對事不對人。
“其實大家去找一張多倫多巨蛋球場的照片就知道我的答案了……好吧,照片現在不太好找,我就簡單說說吧。組裝廠房在這裡,長度40米是吧?發射臺我覺得不應該放在對角線上,而是應該放在組裝廠房的延長線上,也就是這裡!那如何讓組裝好的運載火箭從廠房裡運出來呢?嘿嘿嘿……大家光去想長度問題了,可能忘了,屋頂是可以活動的,我們把廠房的屋頂做成巨蛋球場那樣就可以了。需要把火箭運出來的時候,只要把廠房的屋頂開啟,火箭就可以直接從廠房裡拖到發射臺位置,然後直接立起來。只是這樣做的話,需要一個比較特殊的火箭發射架,它不用的時候可以倒下和火箭一起縮入組裝廠房,使用的時候,託著火箭一起移動到位,順勢就把火箭立起來了。不知道我這樣畫的清晰不清晰,至於發射架的問題,我就不清楚了,我從來也沒見過這玩意!”洪濤現在裝專家都裝出習慣了,面對這些比他父親歲數還大的人也沒有了過多的尊重,連問候都省了,直接拿起油筆,自己走到白板上,一邊說一邊畫。
“啪啪啪啪……我要向集團正式提議,向艾特博士發一個特別貢獻獎!弄一個開合式的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