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部分(2 / 4)

小說:重生潛入夢 作者:老山文學

親自來機場接機了,然後直接就把洪濤帶到了一個離港口不遠的大樓裡,這是克瓦納集團在挪威的總部。前面不遠就是它的鑽井裝置維修船廠,一座巨大的海鑽平臺正老老實實的矗立在岸邊,看上去應該比這座樓還高。洪濤一直都在琢磨它是被怎麼拉上岸的,以後又應該怎麼弄下去,幾萬噸重啊!人類真是太偉大了,不光能造出這麼雄偉的建築,還能任意擺佈它。

“艾格博士,我們的進度應該很快,你看,那個平臺已經完成了整體加固,完全可以抵禦火箭發射時的作用力,現在它正在更換更大的水下船體,左右各一個,每個都有130多米長,是個龐然大物,比一艘核動力潛艇還長。等它完工之後,再把原來的支撐腳由8個增加為10個,同時加粗就可以了。如果按照目前的進度,我保證在今年秋天就可以完成全部的改造工作,就可以送到俄國人那裡去加裝必要的裝置了。”克瓦納集團這次出面的人還是那個叫阿蒙森的大個子,他相比其他沉默寡言的北歐人稍微算是能說一些的,自打在會議室裡見到洪濤之後,他就陪著洪濤站在窗前,喋喋不休的說著他們公司的這個傑作。

看得出來。他是個更傾向於技術的人,原本就應該是個工程師。對於造船這個行業他是瞭如指掌,很多細節他都是採用的術語而不是大白話。這是常年工作習慣養成的。至於他為啥對洪濤這麼熱情,很簡單,他不願意重新去設計建造另一艘想像中的大船,他更支援洪濤的方案,說不定這個方案對他們的公司會有更多好處。按照洪濤的記憶,這個海鑽平臺除了運費之外,應該是不花一分錢的。因為這個平臺幾年前失火被燒了,成了廢物,就一直扔在蘇格蘭海邊。現在正好廢物利用,還能賣出二手海鑽平臺的價格,傻子才不去堅持呢。

“阿蒙森先生,我想諮詢你一個比較專業的問題,假如我想讓兩艘萬噸以上的輪船在大海上靠得非常近,比如30米到50米的距離,當海況不是很好的情況下,依靠現在有的技術,可以保證安全嗎?”洪濤明白他的小九九。這種北歐人才是面似忠善,內心腹黑的最好詮釋,不過他和自己是一個陣營的,至少目前是。所以洪濤還得耐心的聽他嘮叨,順便藉助他的專業才能來解決自己由於吹牛皮而造成的大麻煩。

“嗯……理論上很難……如果光是讓這座平臺穩定住還是有辦法的,但是如果想讓指揮船也穩定住。就有問題了。船體和海鑽平臺的設計思路不同,海鑽平臺本來就是要穩定在大海上的。所以改起來不是很難,但船隻是以適航性來設計的。想讓它和海鑽平臺一樣站穩,難度很大。”阿蒙森明白洪濤想幹嘛,這種方法他也想過,不過不成,指揮船已經開始建造了,要是推翻了全部重來,那個損失就太大了。

“我想問問,貴方是怎麼來讓海鑽平臺達到發射火箭所需的穩定度,這個可以和我說說嗎?”洪濤有點明白這個問題出在那裡了,就是個阿蒙森的問題。他對造船業太瞭解,所以有一種慣性思維,總覺得這種船就應該是這樣的,那種海鑽平臺就應該是那樣的,他缺少一種換位思考的靈感。

“我們採用了一種很特殊的辦法,叫做全方位推進器和動態穩定系統,和你圖上畫的那些小推進器很像。透過這些推進器、感測器、gps系統和計算機系統,我們就可以在一定的浪湧和洋流作用下,讓平臺始終保持在固定的經緯度上,上下左右的搖擺幅度也足以滿足發射火箭的需要,這裡我還要代表我們集團感謝您的啟發,原本我們並不瞭解這種系統,把它和海鑽平臺結合到一起,真是天才的想法!”阿蒙森大概給洪濤介紹了一下發射平臺的穩定系統,最後還由衷的讚美了一下洪濤的想法。

“如果要是把這套系統也用在指揮船上,能不能達到同樣的效果呢?”洪濤接著他的話,進一步去啟發他。

“那是不可能的,剛才我已經說了,海鑽平臺和普通船隻在設計理念上側重點是不同的。把這套系統用在普通船隻上,效果並達不到火箭發射所需要的穩定度,頂多……哦,上帝啊!上帝啊!上帝啊!阿蒙森,你都做了什麼!”阿蒙森倒是挺有耐心,和洪濤這個外行聊起來一點都不煩,也不討厭洪濤把一個問題翻來覆去的問。但是當他第二次說起這個穩定系統和普通船隻的關係時,突然愣住了,然後用他那隻巨大的手掌拍著他自己的腦袋,好像是想起了什麼。不過他無法再和洪濤交流這個問題了,因為會議室的門開了,列文帶著一大堆人湧了進來,會議正式開始。

“好了,先生們,關於使用一艘船還是兩艘船的問題,我們在這個一天只有2小時日照的地方爭論了兩週,但依舊沒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