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並不是這麼回事。睡覺不可能睡一下午,去衚衕裡玩根本就是一句空話,其他小朋友不是去託兒所了,要不就是去上學了,從2歲到10歲的他一個也看不見,再大的孩子他想和人家玩人家也不帶他玩。退一萬步來說,就算有小孩和他玩,他也玩不了半個小時就煩了。
這時的小孩們都玩什麼呢?電腦遊戲是別想了,這時候連美國人也沒有真正的家用電腦。手機更別提,座機電話普通人家也看不見,想打電話得去公用電話,不是公用電話亭,一般都是設在居委會里的公用電話。至於小輪車、輪滑之類的也沒有,一個都沒有。
玩具呢,有積木,真正的積木,用木頭塊做的,刷著不同顏色的漆。還有一種會叫的小鴨子車,也是木頭做的,車頭上是個小鴨子腦袋,後面是個木頭車廂,下面有4個木頭軲轆和一個小機關,只要軲轆一轉動,曲軸就會撥動鼓槌,敲著車底的木板呱呱呱響。
男孩子如果有把玩具槍,那在小夥伴裡應該算是比較牛x的了,如果你能有一把鐵皮做的衝鋒槍,槍管裡還能發出火光(裡面可以裝上打火石,一扣扳機就有齒輪摩擦火石,能打出火光來),那你就牛x大了。比如小孩子一起玩打仗遊戲,有好槍的小孩子肯定是當正派主角的,沒槍的小孩就得去當被打死的反派。假如讓那時候的小孩子去玩cs這類的遊戲,百分百都會選擇當警察,沒一個肯去選擇匪徒的,這就是時代的差異。
女孩子肯定不玩槍,洋娃娃是她們的最愛,如果沒有洋娃娃弄個布娃娃也成,她們的遊戲內容一般都是玩醫生病人,孩子是醫生,洋娃娃就是病人,拿著筆管當針管,照著洋娃娃屁股上就是一針。
這些玩具都要花錢買,但是家裡孩子多,不一定能每個孩子都給一個玩具,而且這些玩具也滿足不了孩子的遊戲**,於是更多手工製作或者廢物利用的玩具就出現了。
最普遍的就是拍煙盒了,煙盒,就是香菸的外包裝,拍煙盒就是把香菸紙疊成三角形,然後放在地上輪流用自己手中的煙盒去扇,利用空氣的動力,把對方的煙盒扇翻過來,就算贏了,一般誰贏了,就會把對方參加比賽的那個煙盒拿走,這也算是一種變相的賭博了。
煙盒和煙盒還不一樣,價錢越貴、檔次越高的煙盒就越稀少,所以這種煙盒在小孩子眼裡也最珍貴,一個好煙盒可以抵2個或者更多的次煙盒。比如1塊2的中華香菸盒肯定比2毛錢一盒的大豐收煙要珍貴,5毛錢的大豐收肯定要比9分錢的勤儉牌香菸受歡迎。
當時北京也那麼多香菸品牌,常見的就是大前門、八達嶺、北京牌、勤儉、大豐收,高檔的有鳳凰、禮花,再高檔就是中華和紅塔山了,很少見。另外就是一種白紙包裝的香菸,一般都是菸廠的職工內部購買,包裝上沒有牌子,香菸上有,至於是什麼牌子,那就要看這個菸廠產什麼煙了。洪濤的父親就常年抽這種煙,因為洪濤的大姨就在北京捲菸廠工作,可以近水樓臺先得月,大姨夫只抽菸袋鍋子,所以這些煙就都便宜洪濤他老爸了。
別小看每個月這兩條內部煙,這在當時的煙鬼眼中比糧食還珍貴,雖然這時候的北京已經不用憑票購買香菸了,但是對於煙鬼來說,每月敞開抽的買菸錢也是一個不小的數目,如果家裡條件不好,就只能買最便宜的抽,甚至改買菸葉和煙紙去卷大炮抽。
除了煙盒之外,火柴盒也能拍,規則和煙盒差不多,或者乾脆用白紙疊成方塊,像煙盒一樣扇著玩。
另外像冰棒棒也能玩、馬賽克瓷片也能玩、玻璃球也能玩、楊樹葉的葉柄也能玩,再大點還有彈弓、鏈條槍可以玩。這些都是男孩子的玩意,女孩子可以玩的東西更少,除了過家家、跳房子、丟沙包、跳皮筋、歘拐之外,好像也沒啥可以玩的了。
洪濤當然沒那個耐心和決心去和幾歲大的小孩兒去玩這些遊戲,玩遊戲、包括賭博,拋開輸贏之外,最讓人上癮的就是能有實力相當的對手和你抗衡,這就和下棋一樣,棋逢對手才好玩,一邊倒的屠殺很沒意思。洪濤不覺得這些小孩能玩得過自己,就算他們在玩遊戲上能比自己強,洪濤也忍受不了他們渾身的土、兩手的泥和鼻子下面掛著的兩遛鼻涕。
難道洪濤在這個時代就沒得可玩了嗎?可以這麼說,他確實沒有什麼可玩的東西,尤其是頂著一個4歲小孩身體的40歲的靈魂,真找不到合適的娛樂專案,總不能讓4歲的洪濤光著膀子、叼著一根菸,去和那些成年人玩紙牌或者打麻將吧!順便說一下,這個時代的北京玩麻將的都很少,因為特殊時期還沒結束,麻將也是四舊,能有膽子保留下來的人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