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有了果子!有了果子再加上這條路,就可以順利運出這片山去,到了縣城就有長途車一直通往市區了。但是還有一樣東西沒解決,那就是銷路!前面這些東西都是準備,缺了後面這個銷路,輕則果子滯銷,最終賤價被二道販子收走,忙活一年成了給別人打工;重則根本就賣不出去,全砸手裡,這一年算是白忙活。
當第一年山村裡豐收的時候,種麥子隊長就扛著一個幾十斤重的大麻袋,一個人摸到洪濤母親的醫院裡去了。見到母親之後還不好意思提這件事兒,只是說來給母親送點兒山裡的土特產,嚐嚐鮮。母親是聽不出來她話裡有話,等洪濤找車去醫院接她們回家的時候,立馬就明白這位麥子隊長來幹嘛了。
銷路洪濤是沒有,他從來沒玩過和糧食、水果沾邊的生意,但是辦法他有!不就是賣山貨嘛?好辦,也別找什麼銷路了,再去讓二道販子扒一層皮不值當。後世不是有什麼柴雞蛋直營店、綠色蔬菜直營店嘛,乾脆,咱們提前點吧,弄個山貨直營店算了,自產自銷!
門臉房洪濤有的是,各區的都有,找兩個繁華地帶,騰出兩間門臉房來,直接就開山貨店了。山楂、核桃、栗子、榛子可勁兒賣,不光賣生的,咱還賣糖炒栗子呢!人手也好辦,讓麥子隊長從村裡找幾個認字兒、識數兒的年輕孩子,到城裡當售貨員來,一邊賣貨一邊兒學習炒山貨,有個把月的就熟練了。
什麼?怕受城裡人欺負村裡人?把心放到肚子裡吧,有洪扒皮在,他就是淨街虎!只要和小五的手下打個招呼,山貨店就沒人敢來生事兒。再大的勢力人家也看不上這個小店兒,誰聽說過市長兒子站街賣糖炒栗子的!沒本錢?要個毛的本錢,門臉房白用,啥時候有房租了啥時候再補上,另外連起照、裝修的費用洪濤都墊付了。而且洪濤還不要一分錢股份,這個買賣算村集體的,名字就叫秀才山貨店!
要問洪濤幹嘛這麼上趕著幫助秀才峪村,他也不像個慈善家啊?這裡面有母親面子的成分,但是不大,主要還是洪濤用得上麥子隊長,或者說用得上秀才峪村兒。他那個小山包兒就在村邊上,還得靠村民們幫著他打理那些灌木和樹林,遠親不如近鄰,要想讓人家心裡有你,你就必須給人家足夠的利益。而且現在山坡上還開了一個種牛繁育基地,這也得靠村民扶持才成,否則三天兩頭的把你鐵絲網弄個大口子,你那些牛全得跑沒了。
一報還一報,洪濤能讓整個村子富裕起來,村民們心裡也感激洪濤這一家人,辦個喪事就辦吧,再說還是個喜喪,又不用村裡花一分錢,所有村民還都能來參加宴席,大魚大肉你可勁兒造!據說廚子都是從城裡大館子請來的高階廚師,這種不花錢、不捨臉還能還人情的事兒打著燈籠沒處找去,誰拒絕誰才是傻子呢。(未完待續。。)
八百四十八章 都是我兒子
這還不算完,既然是大辦喪事兒,光有場地還不成,你還得有人啊!到了農村,唯一不缺的就是人,這裡每個村專門有操辦婚喪嫁娶的人,什麼吹鼓手、打幡兒的、抬槓的都不缺,要多少有多少。周圍這幾個村裡人不夠沒關係,往遠處找啊,只要一個電話打過去,把價錢談好,別說這些人了,你就算找戴孝帽子、摔盆兒的孝子賢孫,照樣分分鐘湊齊。
洪濤才不會親自去打理這些事情,他只管提要求和發錢。按照老理兒該怎麼操辦,村裡自然有德高望重的老人來拿主意,他再和那二爺通個電話最終敲定。主意拿定了,那就趕緊去找人,該多少錢給多少錢,千萬別省著,也千萬別湊合。紙人紙馬紙房子可勁兒糊吧,只能多不能少。和尚尼姑道士儘管招呼,能念七天經的決不能念三天,什麼都得照著上限來。
操心費力的準備了一禮拜,等到了出殯那天,洪濤不見了。他去哪兒了呢?他躲了!他不願意出席這種場合,亂不亂先放一邊兒,他看著這種生離死別的場面心裡不舒服,所以他提前和那二爺打了招呼,一切都安排妥當了,有什麼事兒找大力,自己就不去了。
那二爺也理解洪濤的心思,當然不會強求。人家一個外人,能幫自己家操辦這種喪事,就已經很仁義了,要不是他自己身體不成,二奶奶還是個小腳兒老太太,那辛寺又對國內兩眼一抹黑,按說這種事兒就不該麻煩洪濤。就算他主動要求,也不應該由他來操持。
都說入土為安、入土為安。合算這個安不是讓死人安而是讓活人安!出殯當天傍晚,那二爺從秀才峪村回來之後。雖然顯得很疲憊,但是精神頭好多了,真好像把他大哥埋到那個小山頭上,立了一塊石碑,守著父母一起長眠,就能讓他心裡很踏實一樣。這種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