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船上只有三種帆:主帆、三角帆和球帆。其它那些帆都是這三種帆的變形,用於各種特殊情況。
主帆就是主桅底部那根橫杆上綁著的那張帆,它是帆船的主要推力來源,一般是三角形的,也有下寬上窄的四邊形。它由於有主桅和橫杆的固定,受風形狀最好,效率也最高。
主帆的收放一般有兩種模式,一種就是直堆在橫杆上,要收就都收到橫杆上。要放就全部拉起來。還有一種帆船的主桅橫杆是一個大槽,主帆的底部固定在橫槽裡的一根可以轉動的棍子上。收帆時拉動絞盤上的繩子。帶動這根棍子轉動,就把主帆捲到它的上面去了。
瘋狂老鼠號的主帆就是第二種模式。這種模式有優點也有缺點。優點就是主帆可以升起三分之一、一半兒、四分之三、全升……反正你覺得多少夠用就升起多少,比較靈活,尤其在大海上風力比較強的時候,可以防止主帆被風撕裂,又可以透過縮減帆的迎風面積來給帆船提供必要的動力。缺點就是操作這種主帆需要同時搖動兩套絞盤,松一個再緊一個,比較麻煩,要是隻有一個人的話,就有點手忙腳亂了。
從主桅的頂部到船頭拉著的那根鋼索叫前帆支索。在這根鋼索上有兩張帆,一張叫做三角帆,收放方式和主帆差不多,不過它沒有橫杆,就直接卷在前帆支索上,那根鋼索上也有卷帆器。
有時候前帆支索上還會出現一個面積巨大、總被風吹得鼓鼓的大帆,那就是球帆,它的收放很有意思,平時它是用一個細長雨傘套般的東西從桅杆頂到船頭套起來的。想使用球帆的時候,只要把這個套子拉上去,球帆自然就張開了,收帆的時候再拉動那個雨傘套。從上到下就把球帆給套了起來。
對於雙桅帆船來說,另一根桅杆稍微矮一點,上面只有一張主帆。多出這個桅杆的目的並不是要多加帆的數量。而是要大幅度降低桅杆的高度。桅杆高度越低,船體的重心也就越靠下。這樣船體在行駛的時候,傾斜度就會小很多。穩定性也高了,所以叫老頭兒船。
洪濤一個人拿著兩個搖柄,左手在這個絞盤上搖幾下,把主帆收帆索鬆開一點兒,右手再操縱著另一個絞盤搖幾下,把主帆的升帆索緊一點兒,終於算是把主帆升起來了。之所以不能兩個手一起搖動,並不是不可以,而是他還玩不轉這宗高難度的動作。一隻手順時針畫圈、一隻手逆時針畫圈,不經過長期鍛鍊是達不到的,尤其是轉速還得一樣,非常非常難。
不過他沒把主帆全部升起來,留了一個心眼兒,只是升起來一半兒,為什麼呢?因為他這是第一次玩帆船,多大風適合多大的帆,他根本沒有一個具體的概念,所以還是慢慢來吧,不怕慢就怕錯!
“嘿嘿嘿……走了!走了……多大點事兒啊!能難住我洪濤倫?”升了一小半主帆之後,洪濤又開始搖動橫杆拉索,把橫杆從左舷調整到右舷,等帆吃滿了風,嘿!帆船就像有人在後面抽了一鞭子一樣,猛的一竄,開始加速了!
“白痴!如果你沒有備用搖柄的話,我們就可以返航了,因為你的搖柄掉水裡去了!”伊麗薩非但沒誇洪濤一句,反而撇著嘴嘲笑了洪濤一頓。
“我艹!50加元這就沒啦!大爺的,老子還有呢!”洪濤扭頭看了一眼船邊的絞盤,剛綻放出來的笑容立馬就沒了。有一根插在絞盤上的搖柄不見了!很明顯,由於帆船船體的傾斜和加速時候的顛簸,搖柄被顛掉了。這時候洪濤才想起來,書上寫過,搖柄要時刻隨用隨取,不能插在絞盤上。不過這沒關係,這玩意洪濤買了半打,小失誤,可以原諒!
其實如果不是風浪太大,又不用特別在意速度的話,駕駛帆船真的是一件非常非常容易的事情。很多人可能都玩過大航海時代的遊戲,裡面就有船隻在航行時候如何更改風帆配合風向的環節,只要你不是一直自動駕駛就會多少接觸到。洪濤上輩子也沒少玩航海類的遊戲,大概的風向和帆的姿態還能搞明白,好在現在不是逆風航行,他不用一上來就玩最難的駕駛方式,可以先熟悉熟悉這艘船。
很快主帆就被洪濤升滿了,瘋狂老鼠號的兩個船頭劈開了湖水,以大概5節的速度向著正南的方向駛去。羅切斯特在多倫多的東南方,洪濤現在還顧不上調整航向和分辨海圖,光是一個主帆就讓他忙活得夠嗆。每次取得一個小成績的時候,他總是要獎勵自己一下,第一次上船就能把一艘8米長的大傢伙順利開起來,對洪濤而言就是一個很值得獎勵事情,不管伊麗薩如何鄙視他,他自己還是很為自己驕傲的。
所以洪濤先是拿出一瓶香檳酒,然後又拿出相機,一手端著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