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3 / 4)

專注!

NO1.財富要像滾雪球,人生也是

2009年1月,在從北京到武漢的火車上,我讀了《巴菲特傳》,裡面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1939年冬天,9歲的巴菲特和妹妹在院子裡玩雪。巴菲特用手接著雪花。一開始是一次一片;接著,他把少量雪堆積到一起,揉成一個雪球;雪球變大之後,巴菲特把它放到地上,推著雪球慢慢滾動。巴菲特每推一下,雪球就會沾上更多的雪,變得越來越大。他推著它滾過草坪,來到了院子外邊,片刻的猶豫之後,他繼續向前,推著雪球穿過附近的街區。

從那裡開始,巴菲特一直朝前行進,把眼光投向白雪皚皚的整個世界……巴菲特說:複利就像從山上往下滾雪球。在以後的人生中,巴菲特一直遵循著滾雪球的信念,無論是他的人生還是財富,他都是一個滾雪球高手。

當時,看完這個故事後,我很受啟發,第二天便做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根據這個故事寫了一則簡訊:“人生就像滾雪球,後面的成功來自前面的積累,個人的榮耀依靠大家的支援。願您在新的一年裡,像巴菲特一樣富足,像奧巴馬一樣勝出!林少波恭祝您新年快樂!”因為正值春節期間,正好給大家拜年。

第二件事,我對巴菲特“人生就像滾雪球,最重要的是發現很溼的雪和很長的坡”這句話進行了思考,問了自己兩個問題:“畢業幾年了,你現在是抓著幾片雪花,還是已經滾起了雪球?新的一年裡,你如何讓人生雪球滾得更遠、滾得更大?”

不管是財富還是人生,成功的過程都像滾雪球。在畢業這幾年裡,你要是能做到比別人多付出一分努力,就意味著比別人多積累一分資本,就比別人多一次成功的機會。

NO2.成功需要一點一滴的積累

大洋兩岸,美國和日本,有兩個年輕人都在為自己的人生努力奮鬥。

美國人整天躲在租住的地下室裡,把數百萬計的股票K線一根根畫到紙上,然後貼到牆上,眼睛眨也不眨地盯著這些K線。他一邊看,一邊靜靜地思索。後來,他乾脆跑到美國證券市場,把證券市場有史以來的所有記錄都抱了回去。在狹窄的地下室裡,他廢寢忘食地研究這些雜亂無章的資料,努力尋找著一些規律性的東西。由於整日研究這些東西,他的生活很拮据,很多時候只能靠朋友接濟來勉強度日。 。。

不能只有小雪花,人生需要滾雪球(2)

在大洋彼岸,那個日本人每月都把自己收入的三分之一雷打不動地存入銀行,雖然很多時候他也會拮据,但他仍咬牙堅持,照存不誤。有時實在堅持不下去了,他寧可借錢也不去動銀行裡的存款。

兩個年輕人在各自的世界裡堅持了6年這樣的生活。6年裡,美國人集中研究了美國證券市場的走勢與古老數學、幾何學、星象學的關係,日本人則靠著頑強的毅力積攢下了5萬美元。

就在這個時候,美國人發現了有關證券市場發展趨勢的重要預測方法,從而靠著自己發現的“控制時間因素”理論成為白手起家的神話人物。他就是“波浪理論”的創始人威廉?江恩。與此同時,日本人靠著自己在艱苦歲月裡仍堅持積累財富的經歷打動了一位赫赫有名的銀行家,從而獲得了100萬美元的貸款創立了自己的公司。他就是麥當勞在日本第一家分公司的老闆藤田田。

看完這則故事,你肯定在想我會用什麼理論來證明美國人比日本人更聰明、更成功。沒錯,這是兩個人的故事,但我並不想拿這兩個人來做比較,而是想告訴你,成功沒有定式,無所謂什麼方法,無所謂什麼途徑,成功需要的只是一點一滴的積累。

NO3.專注:籬笆式與螺旋式職業路線

滾雪球除了要堅持,還要有正確的方向。那些取得成就的人之所以比別人更成功,就是因為他們早已為自己量身定做了職業生涯規劃,並不斷地進行矯正,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職業生涯路線可以有兩種模式:一種是籬笆式,一種是螺旋式。

籬笆式就是指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從事並不相關的行業、職業,看起來人生經歷很豐富,但人生質量並沒有什麼制高點。比如:可能前10年從事銷售,接著的5年從事技術支援,然後的8年做服務,繼而又做了3年文員……猶如籬笆的豎條,雖然整齊排列,但卻沒有特別出彩的地方。

螺旋式是指在人生的不同時期,雖然從事了很多份工作,但這些工作都有相關性,都是同個職業或同個行業,並且不斷地向上遞進,如同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