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任用。只是聽到我講起近來的康老,難忘當年的師恩,思往事歷歷在目,聽將士吶喊不絕於耳,憶當年浮想聯翩,心頭不由一陣酸楚。
弱則外患擾,治則天下盛。不日,身懷雄才大略的皇上欲天子*,興師問罪,御駕親征,雄姿英發,璇璣玉衡,馬不卸鞍,兵不除甲,整裝待發,大振軍威。
此次,我有幸跟隨郭將軍,得以隨軍出戰,作為我的處子秀,我自然想著能夠出戰告捷,愈加不敢掉以輕心。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我拿康老的《瑣憶》鼓舞意志,壯懷激烈:
曲盡歌罷人終散,
一朝分別兩地牽。
時令蕭瑟寒視野,
羈旅生涯心意暖。
這情懷自然不能與我多年前的心境相提並論,不比“夜夜笙歌聽寂寞,風情萬種長恨歌。春閨夢好情繾綣,紙醉金迷付流年”。
大軍一路平定,剿滅了無數古靈精怪的無名小卒。我內心深處的判定是日後必有一場惡戰決定生死存亡,這種判定和遠慮與日俱增,大戰逼近的氣氛異常濃烈。
逆賊也絕非等閒之輩,冒天下之大不韙,割據一方,蓄謀已久。任憑糾合黨羽,圖謀不軌,好話說盡,謀逆之心不死,緊鑼密鼓的急管繁弦的籠絡各路貨色。囤積居奇,招兵買馬,密謀造反只是一個時機的把握的問題。是年,又逢飢謹之年,黃河氾濫,民不聊生,就連畿輔之地,也時有展轉遷徙顛沛流離的無數百姓活活餓死,餓殍遍地,哀鴻遍野,傾得噩耗,傷悼不已,長吁短嘆。據密探接連回報,形勢危急,錯綜複雜,各路武林人士也攙雜其中,惟恐天下不亂,群魔亂舞,虎視眈眈。少林和武當兩大門派尚算明鑑,事不關己,安分守己,只為圖個耳根清靜和自身太平。我想,少林真是不改初衷,善始善終,棄暗投明,處變不驚。
我受到形勢所迫以及現實的觸動和鼓舞,我在作戰中英勇頑強,表現不俗,將平日裡跟康老所學發揮得淋漓盡致,還見義勇為挺身而出為當今的聖上擋了一箭,幸虧此箭並非毒箭,不然真的又要演繹一出出師未捷身先死的而又不好收場的歷史的悲劇。我想到逆臣賊子也深諳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之道。說時遲,那時快,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我一個箭步衝上前,護住皇上的龍體,但畢竟形單影隻,簇擁著的侍衛早已支離破碎敵不過亂箭齊射,不幸的事還是不幸,逆賊弓弩威力巨大,顯然不是自家兵器部打造,可能是引進或是花重金從技師手裡批次購買或是出自江湖之中的名家之手,可謂“強強聯手”,實力不容小覷。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敵人的強弩一發不可收拾,射程遠,威力大,我奮力抵擋了幾隻偏離的箭之後,有一支箭鏃鳴鏑順著我的盔甲貼身擦過了皇上的腋下,皇上福大命大,有驚無險,卻免不了要遭受些皮肉之苦。雖然我也僥倖逃過一死,不過也還是被劃出了一道口子,也算真的是應驗了從前的為了一件義不容辭的事情會甘願付出血的代價這樣一句話。此次難逃厄運的便是皇上的那些個武功高強的貼身侍衛,都被亂箭射死了,無一倖免。
我看到鮮血把皇上的龍袍都給染紅了一片,我大驚失色,但尚不至於誤以為是晏駕,趕忙大聲疾呼:護駕!護駕!
眼前的皇上心有餘悸,驚魂未定,面如土色。我想一國之君,就這麼不堪一擊嗎?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和當朝的皇上面對面的零距離接觸,說實話,我也實在沒有三生有幸的感覺。
我方鼙鼓陣陣,鈚箭奮發,還以顏色。我倖免於難,沒有身中流矢,化險為夷,實屬不幸中的萬幸。流年不利,傷痕累累,逆賊憑藉地勢險要,久攻不下。皇上痛並憂傷著,可是念我護駕有功,足智多謀,膽識過人,又幸得郭將軍極力舉薦,不日,皇上大膽啟用新人,我被破格擢升為將。我得以和眾位將軍並肩作戰,奮勇殺敵,袍澤之誼,日漸深厚。
我和郭將軍商議,我們應該採取火攻,是為“*中燒”,論述頭頭是道,彰顯睿智。在我少年時期,我對紙上談兵評頭論足向來是鄙視的,而今今非昔比,談論用兵之道,更覺得是不可思議。我和郭將軍奏稟皇上,皇上同若干文武官員商討對策,群臣論證之後,當機立斷決定採用火攻這一良策。但具體做法又有些改進和創新,皇上謂之“飛火流星”,此計可為攻心為上,有不戰而屈人之兵效應。用火攻,亦講求火候,火勢太小,則收效甚微,火勢太大 ,又有玩火*的憂慮,一切皆由掌握時機,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萬萬不可生搬硬套兵書之中形格勢禁的東西。
最終,逆賊分崩離析土崩瓦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