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就是想要壟斷船運利益,凡是運河能夠得到的好處,他們都想要全部拿到手!」
「也不看看,運河都擁擠成什麼樣子了?」
賈蓉連連冷笑,他說的都是事實。
津門作為漕運的關節之一,每天都有百上千艘船隻往來,碼頭根本就無法接待。
大量的船隻,只能在運河上等候停靠,浪費的資源和效率,換算成銀子的話起碼都是以千兩甚至萬兩為單位。
別看但凡運河經過的城鎮碼頭片繁忙,可在賈蓉看來浪費實在太過嚴重。
而且底層百姓獲得的利益也不多,完全不符合運河對沿途城鎮經濟的強大帶動作用。
當然,這樣大而寬泛的說法,他是不會輕易說出來的。
和王子騰說事,只談利益顯然更加靠譜。
「還有,某些勢力不想當今,或者說皇室將目光放在海運之上,他們想要獨吞大乾的海運利益!」
「這些傢伙的能量不小啊,竟然把手都伸到了津門這裡,真是無法無天!」
這番話出口,輪到王子騰睜大眼睛,滿臉不可思議了。
「蓉哥兒,你知曉這裡頭的門道?」
「我不知曉,可我既然想要在津門啟動海運,自然得對這裡頭的歷史研究研究,結果發現了一些相當有趣的事情!」
賈蓉冷笑道:「說句難聽的,若是這些傢伙願意和官府分潤海洋貿易的好處,南明小朝廷起碼能夠延續百年以上,甚至和南宋一樣堅持更久也不是沒可能!」
「可惜啊,他們太過貪婪了,堵上了南明小朝廷能夠獲取外部利益,給自身輸血的最大渠道,結果硬生生將南明小朝廷給逼死了,也算是相當厲害了……」
話說,在前明崩潰,大乾王朝建立前,還出現了一個盤踞南方的政權,南明小朝廷。
前明到了土木堡之變的時候,畢竟也統治了那麼多年。
尤其前面的皇帝,基本上都算得上明君,影響力和根基還是相當深厚的。
各地的藩王,在前明崩潰後也不是沒有努力過。
這期間,江南諸多藩王聯合起來,籌建的南明小朝廷,則是影響力最大的一個政權。
可惜,南明小朝廷只是維持了六十來年,就因為內憂外患徹底崩盤了。
外患就沒必要多提了,當時有人想要重建大明,自然也有野心家不樂意,南明小朝廷當時就是眾多野心家的最大靶子。
本來,南明小朝廷還是很有大機會的,畢竟北方被蒙元餘孽給禍禍得不輕,根本就沒有足夠的實力和南方競爭。
可惜,南明小朝廷的內憂更甚,軍頭林立內鬥不休,最嚴重的則是財政崩潰入不敷出,最後整個政權都分崩離析了。
要說南明小朝廷存在期間,專營海上貿易的東南大族實力強勁,
在南明小朝廷內部的話語權相當之大。
本來,東南大族作為南明小朝廷的一部分,而且還是相當強勢的一部分,應該出錢出力穩定南明小朝廷的局勢才對。
可惜,情況恰恰相反。
好像,南明小朝廷的存在,只是為了讓東南大族更好的賺錢一般可笑。
當時,南明小朝廷內部軍頭林立,想要收攏軍權歸於一統,就需要大量的銀錢收買穩定局勢。
朝堂之中也是有明白人的,自然就想效仿南宋大開海貿,透過此舉增加財政收入。
結果,東南大族根本就不答應,不允許南明小朝廷插手海洋貿易。就好像東南地域的海洋貿易,是他們的禳中之物一般,相當的霸道。
甚至,為了杜絕小朝廷的捻想,他們不僅在朝堂上全力阻攔,私下裡還弄出了相當嚴重的倭亂。
整個南明小朝廷存在時間才六十來年,可單單和沿海倭寇鬥爭就花費了差不多五十年時間。
期間,也不是沒出現過一些抗倭名將,雖然實力和表現比起正史上的戚繼光差得遠,可實力還是相當不俗的。
只是,南明小朝廷畢竟能夠控制的地域有限,財政收入更是一年不如一年,哪裡經得住如此長年累月的戰亂?
也是如此,東南沿海的倭亂結束後沒兩年,南明小朝廷也正是分崩離析徹底完蛋。
可以說,壟斷了東南沿海海洋貿易的東南大族,在其中發揮了相當關鍵的作用。
局勢混亂時期,他們倒是依舊能夠牢牢把持海洋貿易的豐厚利潤。一直都是逍遙自在好不快活。
等到大乾太祖一統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