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聽眾則不是這麼想的,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倒不是聽眾的覺悟和見識達到了這個層次,或許以往他們連這樣的想法都不會存在。
什麼海外,那是什麼地方?
蠻夷入華夏則為華夏,華夏入蠻夷則為蠻夷!
這是整個中原大地,延續了兩千年的固有思維,可不是想打破就能輕易打破的。
一旦出海,在聽眾心中的印象,那就是蠻夷了。
當然,豬腳的情況比較特殊,之前也給聽眾做好了鋪墊,倒是沒有引起多大反感。
豬腳在沿海府城知府的時候,並沒有少遇到活不下去,跟隨海船打算去南海闖蕩的百姓。
南明朝堂的腐朽,加上地方豪強的嚴酷盤剝,百姓根本就無法生存。
起碼單單依靠種地,根本就沒辦法養活一家老小。
必須得有一門吃飯手藝補充,不然想要活著都難。
可就是如此,稍稍遇到一點點變故,就可能鬧得家破人亡。
更苦逼的是,往往一家子人口眾多,一般家庭都有三個以上孩子,實在難以養活。
只能說海貿發達好處多多,起碼尋常南明百姓,對於外海的情況不是一無所知。
豬腳也透過不少海商做過了解,對南海海域的情況並不陌生,甚至可以說了解得很深入。
南海海域廣闊,有無數島嶼存在。
這些島嶼有大有小,大的可能比得上半個中原,小的只是一塊露出海面的礁石。
不少島嶼面積不小卻是荒無人煙,有些島嶼人口不少還有番邦王國存在。
可以說,南海海域的眾多島嶼中,有不少可以安置南明生存艱難的百姓。
當然問題也不是沒有,而且還相當嚴重。
環境適應問題,還有各種熱帶疾病,都能叫上島的南明百姓吃足苦頭,甚至直接滅殺乾淨。
在豬腳看來,若是想要去這些南海海島求生,最好是有組織有計劃的前往,一定得做好能夠做到的最完善準備。
當然,若是能夠透過官府組織的話最好,不過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南明朝廷,對待那些出海的百姓,可沒有絲毫的憐憫之心,直接將他們定義為逃民。
豬腳因為出身貧寒,倒是沒有這樣的想法。
他倒是覺得,既然南明地域已經不能叫百姓存活,那麼組織百姓去海外開荒,也不是什麼難以接受的事情麼。
尤其,當他聽聞南海諸多有土著生活的島嶼,都被外洋來的番邦夷人佔據,並且成為那裡的太上皇后,這樣的想法和念頭更甚幾分。
要知道,自從海上絲綢之路開通後,南海海域的諸多島嶼王國,都受到了中原文明的極大影響。
或者說,那裡就是中原王朝的番薯勢力區域。
可現在那裡,已經被外洋來的番邦夷人佔據,中原王朝的影響力肯定會大受影響。
真的,豬腳的心思便是,與其叫外洋番邦夷人佔了便宜,還不如叫南明生活不下去的百姓得利。
不一定非要去有土著王國的島嶼,去那些環境惡劣,卻是能夠開荒種地的荒島也成啊。
別的不說,就他知曉的幾處荒島,面積可是一點不小。
大的甚至有中原大半個省域,中等規模的也有一府之地,只要開發得當安排數百萬甚至上千萬百姓上島生活,完全不成問題。
當時的南明地域總人口,怕是也只有五到七千萬左右。
要是能夠安排數百萬甚至一千萬百姓移居南海島嶼,南明朝廷能夠省去多少麻煩事兒?
儘管這只是豬腳的妄想,可他還是派遣了身邊心腹,甚至得用的親戚家人,跟隨海商在南海海域走了幾回,還特意去那幾處荒無人煙的島嶼看了看。
海島上的異域風景,描寫得雖然不是很詳細,卻也能叫聽眾有個大致,模糊的概念。
總之,和中原大地環境大有不同,哪裡的王國也是各種各樣,什麼稀奇古怪的模式都有。
更誇張的是,甚至還有女人當國王的,而且還是當地傳統。
這些,叫聽眾很有種大開眼界的趕腳,同時還忍不住品頭論足一番,覺得蠻夷就是蠻夷,一點都不知曉倫理道德。
還是那句話,普通聽眾只是聽個樂子,可有些聽眾卻是聽出了驚人的利益。
裡描述的南海島嶼風景,裡頭一些海島上的特產,放在大乾這裡可都是頂級奢次品啊。
比如香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