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就是想要震懾朝堂。
賈蓉都有些無語了,有些人行事真的叫人看不懂。
按說,東南沿海大族的主事人,絕對屬於精明強悍的那一種,不然也不能在海面上稱王稱霸。
由他們支援進入朝堂,成為代言人的官員也不在少數,甚至內閣之中有一位閣老,就是出身東南沿海地域。
還有,最近在東南一代聲勢不弱的東林書院,也是由東南沿海大族支援的書院力量。
他們本來可以透過朝堂,以及民間兩方面的力量,約束當今派出的稅監,時間一長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可這次劫掠漕糧一事,直接捅了大簍子。
賈蓉可沒有替他們隱瞞,先將書信內容告知其餘開國勳貴集團核心大老,然後透過戴權的關係,將書信送到當今桉頭。
「膽大妄為,真真膽大妄為!」
當今氣得雙眼噴火,差點當場爆炸,直接就要下令地方駐軍抄家滅族。
之所以如此憤怒,也有其他方面的因素。
劫掠漕糧之事後果十分嚴重,當今早早就派了得力人手調查,此時結果已經出來了。
漕運衙門在南方的官吏,幾乎全部都和地方勾結在一起,算是徹底爛掉了。
這樣的結果,叫當今很難接受,加上書信的刺激,可不得憤怒欲狂?
可就在這時,龍首宮那裡的大太監夏守忠過來,以上皇的名義將當今請了過去。
【鑑於大環境如此,
誰也不清楚,當今和上皇這對父子,究竟在龍首宮裡說了些什麼,就是夏守忠和戴權都不清楚。
只是,當今從龍首宮回來後,情緒卻是徹底恢復正常了。
自然沒有繼續叫嚷出動地方駐軍,而是十分冷靜處理事情。
既然漕運衙門在南方的官吏全部爛掉了,那就全部都換一遍,大乾別的不多就是想當官的特別多。
在京城等候差遣的準官員,數量可不要太多。
至於東南沿海大族,動用激烈手段顯然並不明智,尤其在眼下南方可能有水災的情況下。
那就讓開國勳貴集團,和他們鬥起來好了。
當今也知曉了開國勳貴集團在津門港的動作,吃驚於海外貿易豐厚利潤的同時,也知曉了勳貴集團觸碰了東南沿海大族的利益,兩家已經算是敵人了。
當皇帝的麼,沒必要遇到了事情就赤膊上陣,那樣鐵鐵落了下乘,還是當裁判的好。
從戴權那裡,賈蓉知曉了當今的部分心思。
他輕輕一笑,覺得當今這樣做很好,開國勳貴集團難道還怕了不成?
要想動東南沿海大族的根基,其實也容易得很。
也用不著他花費多少心思,一本足夠了。
沒錯,他又起了以作為輿論工具,給予東南沿海大族沉重打擊的心思。
和當今的心態差不多,他也沒必要走上臺前,和東南沿海大族赤膊開打,只要將手裡的資源利用得好,就足以發揮叫他滿意的作用了。
小冰河時期的中原,可以說天災不斷,一直延續了數十年之久,中原百姓可以說飽受折磨。
另外,周圍的草原遊牧部落,也是受到了天氣的影響,對中原地域發動了一波波攻勢,都是為了生存,沒什麼好說的。
北方這一波旱情,情況最嚴重的當屬關中,以及河西走廊等地,流民遍野就是最好寫照,甚至已經動搖了朝廷在當地的根基,情況相當之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