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數量著實不少。
不然,糧食物資的價格提升,只會以緩慢的姿態向上攀爬,而不是呈直線往上遞增。
只要不是傻子,都知曉裡頭有人搗鬼!
別的不說,單單京城各大糧鋪的儲備,便足以支撐京城百姓一月之用。
當今暴怒,他對京城情況的瞭解,絕對出乎意料的強悍。
若非那些糧鋪,還有囤積居奇的商人背後,站著的大部分都是皇親國戚,怕是要下狠手狠狠整治一通了。
只能說,幸好京城基本沒什麼流民存在,不然就這一波突如其來的寒冷天氣,絕對能叫京城的流民直接死絕。
可饒是如此,先是氣溫驟降,之後又是連綿大雪,在城內平民區造成了相當程度的損失。
單單就是傷亡就超過一百,房屋被大雪壓塌上千間,這還只是幾天內的損失而已。
誰也不清楚,這樣寒冷的天氣還能維持多久,紛紛揚揚的大雪還能下到什麼時候?
就是權貴官宦府邸,被突如其來寒冷天氣凍傷的也不在少數,畢竟此時還沒有到三九寒冬,不會有人真的將自己裹得跟粽子一樣嚴實。
眼下,也沒有棉布這樣的禦寒利器,氣溫突然變化對於身體的傷害可是不小。
好在,寧府這邊的臥室,早就經過賈蓉的指點改造過,全部都通了地暖。
就算外頭氣溫驟降,也沒能影響到地暖的正常使用,以及臥室溫度的暖和。
只是,受到氣溫變化的影響,秦可卿和孩子自然不能隨意出門,就是女學那邊也是緊急放假了。
作為族長,他第一時間給各家族人,送去了足夠多的蜂窩煤禦寒,安然度過寒冷的冬季不成問題。
當然了,族人中也是有那不著調的混蛋存在的。
上午得到了宗族分發的蜂窩煤,下午就被他們給高價賣出去了,簡直不當人子。
這些傢伙都是宗族裡的毒瘤,只管自己瀟灑,根本就不顧家小死活的存在。
偏偏,他們那不成器的爹孃,又都是極為護短的性子。
好在,族學那邊的後勤單位,足以提供自食其力的機會,讓他們那可憐的家小不至於餓死。
族學那邊,也有足夠的禦寒設施,倒不至於受到影響,依舊還在正常運轉。
秦可卿倒心善,也知曉這樣的寒冷天氣,對於尋常百姓的危害極大。
不說錢糧以及蜂窩煤上頭的消耗,還有可能的治病費用,輕鬆就能讓一個尋常家庭陷入財政困境。
按照賈蓉的說法,這天氣起碼還要持續半個多月,甚至可能更久。
她半分也沒有懷疑賈蓉的說辭,順著賈蓉的推斷,很容易就能知曉京城百姓將要面臨的困難處境。
所以,她便打算給孩子祈福為名,贈送給城裡的平民百姓一些米麵糧油,還有禦寒衣物等等,稍盡綿薄之力。
放在現代社會,她的行為自然不會有什麼問題,而且做善事的渠道還有不少,完全可以滿足需要。
可在封建禮教時代的大乾,賈蓉攔下了秦可卿的動作。
倒不是他冷心冷肺,而是做善事也是有潛規則的。
皇家和朝廷還沒有行善的舉動,你一個勳貴臣子這麼積極,難不成有其他目的?
別說什麼清者自清,本來行善是好事,結果卻給家族引來不必要的麻煩,誰心裡也痛快不了。
他將裡頭的門道,仔細和秦可卿解釋清楚,而後才表示,等朝廷開倉放糧施粥賑濟的時候,寧府再跟進也不遲。
說真的,賈蓉到不認為京城百姓需要賑濟,就算有也是極少數特殊情況的家庭。
畢竟,在京城找個臨時活計並不困難,相反還十分輕鬆。
以眼下京城同樣迅速遞增的人工成本,就是單純的賣苦力,一樣能夠賺取養活一家老小的工錢。
別的不行,運送蜂窩煤總會吧?
若是還嫌髒累的話,幫助官府有償清掃街道,這個總能做好吧?
在他看來,真正需要賑濟的,則是城外鄉村裡的百姓。
他們抵抗風險的能力極差,等到官府將目光投向他們的時候,估摸著傷亡數字已經相當驚人了。
而且鄉村的房屋,大部分還都是茅草屋,哪裡經受得住暴風雪的折騰,必然是倒塌一大片。
在寒冷天氣持續不短時間,而且氣溫一降再降的時候,若是沒有房屋幫著遮擋,那後果有多嚴重可想而知。
不僅京郊鄉村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