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個負責大省區域的千戶所副千戶親自出馬邀請,這誠意已經相當不俗了。
另外,錦衣衛副千戶拉攏他的時候,把緣由說得十分清楚。
作為監察天下百官的皇家特務機構,錦衣衛雖然威風凜凜,可任務也是相當沉重的。
儘管當時前明國力強盛,勳貴集團和武將集團的實力,也足以壓制文官集團。
可隨著時間流逝,文官集團的力量越來越強大。
作為監察百官的皇家特務機構,隨著文官集團力量的提升,自然感受到了越來越大的壓力。
土木堡之變前的前明皇帝,一個個能力都是相當不俗的,稱一句明君並不過分。
既然明君當朝,自然不會讓錦衣衛橫行霸道,但凡有點蛛絲馬跡就能直接將朝堂大臣送入昭獄。
可隨著仁宗皇帝放開了對文官的壓制,雖說後來有了所謂的仁宣之治,但吏治逐漸腐敗是不爭的事實。
錦衣衛的壓力,自然更大。
作為和前明經濟聯絡緊密的大運河,漕幫的地位自然凸顯出來,和太多大運河沿岸城鎮官員關係密切。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裡下載換源app,同時檢視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大運河乃是流敞著黃金的內河大動脈,有些事情只要稍有閱歷就心中有數。
錦衣衛有針對漕幫的計劃,只是隨著漕幫迅速膨脹,想要針對一點都不容易,搞不好還會出現嚴重反噬。
這時候,一心和漕幫過不去,而且武藝高強能力不俗的豬腳,自然進入了錦衣衛的視線。
聽到這裡,豬腳自然明白怎麼回事。
錦衣衛想要利用他和漕幫的關係做文章,可他一點都沒有生氣的意思,相反很爽快就答應加盟,直接成為了錦衣衛千戶所下面的一位小旗。
豬腳也算是看明白了,放眼整個大明,有實力和漕幫對著幹的江湖勢力不是沒有,卻沒有動搖漕幫根本的決心。
相反,作為皇帝爪牙的錦衣衛,若是可以的話,一點都不介意直接崩解漕幫,好撈取足夠的好處和政績。
再說了作為朝廷機構,豬腳藉助錦衣衛的名頭和力量,顯然能夠做得更多,不過是互相利用罷了。
至於他身上掃把星的名頭,錦衣衛會在意麼?
情節發展到了這裡,有部分聽眾感覺不滿,覺得豬腳不該輕易加盟錦衣衛,受到官府的約束,做個無拘無束的江湖俠客不好麼?
更多的聽眾,自然覺得豬腳的選擇沒錯。
無拘無束的江湖俠客確實不錯,可問題是豬腳身上還有父母之仇沒有報啊,總要有個了結的。
兩方聽眾為此,還爭論不休了好一段時間。
直到後面更精彩
的情節出現,這才慢慢熄了爭論。
透過大明宮內相戴權的關係,賈蓉知曉當今對《大運河》這段情節,還是相當滿意的。
什麼江湖仇殺之類的,當今怎麼可能感興趣?
像是漕幫這樣橫跨多個階層的龐然大物,若是倒在江湖爭鬥上才叫不正常,理應朝廷出面才是正理。
只是,後面的情節,估計就要叫當今的心情,不怎麼愉快了。
豬腳剛剛加入錦衣衛,才只是一個小旗,手下人手寥寥,還不如他在江湖幫派混跡時手下多。
以這樣的狀態,直接和漕幫對著幹,那就是以卵擊石自取滅亡,豬腳自然不會如此不智。
他明白,自己首先要做的,就是迅速爬上去,掌握更多的權柄和資源,才有資格動一動漕幫的核心利益。
想要迅速爬上去,對他而言在錦衣衛只有一個途徑,就是不斷立功升遷。
因為之前在好幾家江湖幫派混過,而且都混成了核心成員,對於底層的某些情況相當清楚。
咳咳,說白了就是他所在幫派,和地方官府勾結的那些手段,以及地方官府官吏的真實面目,他都門兒清。
於是,豬腳很快就成為了錦衣衛裡,針對地方官府衙門反,腐敗的精幹好手。
後面的情節,就是豬腳各種針對底層官吏貪腐的動作。
聽眾們算是開了眼界,他們這才知曉,底層官吏斂財的各種手段,真真是無所不用其極,果然千里做官只為錢財。
什麼強買強賣,敲詐勒索,移花接木等等手段,真心不要太誇張,說句難聽的,只有你想不到的,就沒有地方官吏做不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