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片看起來頗為流暢,並沒有什麼叫人詬病的大毛病大問題,這樣就好。
只可惜,學院管理層對於網路宣傳沒多少概念,不然單單吳東這一手,起碼也得給個百八十萬的獎勵吧?
要知道,學院的名氣小得可憐,好不容易有那麼點子出圈的可能,怎麼說也不能輕易放過宣揚自身的機會啊。
閒話不提,校隊從省區小組賽殺出重圍後,有了很明顯的積極變化。
隊員們鍛鍊起來主動得很,對於吳東提出的一些比較非傳統的鍛鍊方式,比如蹲馬步之類的手段,沒有任何的不滿。
而吳東,更多的是以足球教練的角度,參與並且規劃校隊的訓練和一應事務,希望能夠繼續提升整體戰鬥力。
說句題外話,此時的吳東已經拿到了最低階別的足球教練資格證,有資格帶領業餘球隊參與業餘比賽了。
咳咳,這時候的足球教練資格考試,並沒有以後那麼規範。
又有學院背書,還有參與並且指導比賽的實際經驗,另外也有黃鶴樓隊教練的正面評價,輕鬆拿到了低階別教練資格證。
學院雖然沒什麼表示,可體育系老師告訴他,等他到了大三或者大四期間,完全可以擔任校隊正式教練一職。
若是畢業後想留校,立即就能成為體育系講師。
要是校隊的成績一直優秀,很容易就能在體育系成為大佬之一的。
果然,真有本事的話,就算還只是學生身份,都能很輕易的出人頭地。
對於體育系老師的提醒,他表示了感謝,可也就是如此了。
眼下還是大一學生,想那麼遠幹什麼,誰知道以後有什麼變故,學院又沒有明確的檔案下發。
此時,吳東沒多少心思理會其他,他最近迷上了攝影。
自從親手製作的短片,在學院網路論壇上,還有影片網站上有了不錯的反響,他就有了再接再厲的心思。
要拍的題材也想好了,就是拍攝校隊球員,是如何從業餘中的業餘,一步步透過訓練以及不斷的戰術演練,變成眼下實力拿得出手的業餘球員的。
可能真正的專業人士看不上,可對於眾多想要更進一步的業餘球員,卻是相當有用的資源。
不要看國內的註冊球員數量不多,可喜歡踢球的真心不少。
尤其是學校裡,總有那麼幾個要麼身體素質特別出色,要麼球技高人一等的存在,就是踢野球也不差那些老球痞多少。
但他們想更進一步,卻是沒什麼渠道和門路的說。
不要提什麼足球學校之類的培訓機構,那費用不是尋常家庭能夠承受得起的。
吳東記得很清楚,家裡所在的單位家屬院,有一位做生意很成功的鄰居,身家起碼都有數百萬。
可就是如此,他兒子踢球相當有天賦,並且也十分熱愛這一行當,結果面對足球學校高昂的學費,以及不確定的未來也只能放棄。
這還是有資本拼一拼的,更多的則是沒資本的,根本就沒機會接受專業的足球培訓。
要說沒天賦,他們能在沒有什麼基礎和專業培訓的情況下,靠著一腔熱情將球技提升到一定水準,怎麼可能沒天賦?
關鍵是,缺少更進一步的專業指導,還有進入職業足球圈子的門徑罷了。
吳東雖然有了足球教練資格證,卻也算不得職業足球圈子裡的人,自然沒資格說什麼引人入內。
但他可以透過拍攝短片的方式,將校隊球員接受正規訓練,一步步提升專業技能的過程拍成短片,讓有興趣的網友可以根據這個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
就算他們沒辦法進入職業足球圈子,卻也可以憑藉實力在大學足球圈子裡脫穎而出。
這裡頭有沒有好處,肯定是有好處的。
別的不說,就是去踢野球,起碼也能賺到不少生活費。
另外,他拍攝這樣的短片,自然也有替學院招攬足球人才的隱晦心思。
至於能不能成不清楚,不過總要試一試吧。
同時,拍短片還能鍛鍊提升他的拍攝技巧和能力,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眾多的雜事,並沒有影響到他的專業成績,相反在專業學習方面還表現得越發突出,這也是學院沒有干涉的主要原因之一。
吳東自然不會傻到遺忘在醫學上的表現,此時他的中醫學習進度,差不多已經快到了大三程度。
透過在校隊球員身上的‘經驗積累’,在跌打損傷以及緩解肌肉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