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出彩的一個。
這說明什麼,嶺南宋閥出現了後繼無人的尷尬局面。
難怪,宋缺看到實力高強,表現優秀的寇仲,就想要招為女婿加強宋閥實力。
谷枃寇仲的發展,似乎和原著故事有那麼點藕斷絲連的趕腳。
徐子陵就沒這樣的問題了,這廝此時就是一個青年道士模樣, 身上的氣質還有行為規範, 都是道家風範。
沒了師妃暄牽引,這廝終於走上正途。
事實上, 以徐子陵的心性狀態, 明明就是道門種子選手。
放在高武玄幻世界, 就是某某某某宗門的道子一類存在。
可惜原著中走岔了路,老是和佛門糾纏不清。
但其修煉的武功,還有使喚的手段,道門痕跡再明顯不過。
九字真言,就是道門的核心秘傳,原著中徐子陵可是用得風生水起。
還有其淡薄的心性,絕對是一位修道的好手。
饒是如此,徐子陵最後依舊進軍大宗師層次。
可若是年輕之時,他沒有走歪路,直接修煉了道門功法呢?
結果,他的修為境界突飛猛進,真實實力比之寇仲還要牆上半籌。
至於他從哪修煉的道門功法,這就不得不說道門高層的手段和智慧了。
瓦崗軍聲勢大盛之時,其實道門對於瓦崗軍已經完成了詳細的調查。
儘管不滿於瓦崗軍普及教育的政策,只是形勢比人強。
只要瓦崗軍首領吳東不出問題,外人就算再不爽,也只能老實憋著不敢輕舉妄動。
好在道門本身的行事作風,還有根本利益和瓦崗軍沒什麼衝突,最多也就是心裡不爽罷了。
眼見無法攔阻瓦崗軍源源不斷培養人才,那就乾脆借雞生蛋好了。
他們主動獻出了不少的道門武藝,包括了基礎武藝中等武藝甚至超一流境界武藝,希望能夠作為瓦崗軍轄區學堂的基礎武學課本之一。
見道門如此識趣,吳東特意花費了一些時間,將道門奉獻出來的功法整理了一番。
以他的武道境界,輕鬆將眾多看似雜亂,沒有多少聯絡的道門武功,融合成了三套由基礎到最高宗師層次的武學體系。
這三套道門武學體系,作為學堂裡的武學基礎課本之一,供學生們挑選學習。
別的不說,道門高層看到那三套成體系的武功之後,許多支脈乾脆將他們作為門派培養弟子的骨幹功法存留。
若非那些道門高層無法轉修,他們甚至很樂意修煉吳東弄出來的三門道門武功。
那是可以直接從武藝入門,最後直達宗師層次的武功。
其中許多涉及了宗師層次的奧秘,引得眾多道門高層心神不寧,需要好長時間才能慢慢恢復。
可就是如此,道門高層也是欣喜若狂。
瓦崗軍的教育體系,加入了那三門道家武功後,完全就是幫著道門培養後備人才啊。
若是發現專修三門道家武功的學生,但凡成績過得去,畢業之後都能在各地道門支脈得到重視。
學堂大規模培養,可比他們自身精心培養弟子,成才的速度快得多了。
只是可惜,修煉道功需要匹配的心性,不然很難達到高深層次。
這些,都在武學課本上說得清清楚楚。
導致主修三門道家功法的學生,數量相當稀少。
不過因著瓦崗轄區學堂眾多學生的緣故,願意主修三門道家功法的學生絕對數量,還是相當可觀的。
這讓道門高層相當高興,誰不願意自家宗門越興旺越好?
徐子陵也就是在瓦崗學堂裡,見到三門道家武功很合心意,便在老師的幫助下主修一門。
因為心性契合,加上本身也修煉了《長生訣》這樣的道門無上神功,修煉進度可以說得上一日千里。
以他的驚人表現,早就引起了道門高層的關注。
和好兄弟寇仲遊歷天下的過程中,時不時就能得到道門高層的熱情招待,早早的就成為了道門沒有出家的居士。
就衝著徐子陵有踏入宗師的可能,道門高層都不會有絲毫不好的舉動。
他們還想著徐子陵進軍宗師層次後,擺脫對寧道奇的依賴。
沒錯,別看寧道奇處境尷尬,可作為中原江湖之前的唯一宗師,道門雖然不爽這廝的某些行徑,卻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誰叫寧道奇的名頭大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