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可成,龍的機會。
在這個知識和資源被高度壟斷的時代,他做的這一切已經足夠。
別的不說,看著巡視過的村子裡,那一派生機勃勃,昂揚向上的景象,就知曉所作所為的效果了。
花費大力氣在教育上,幾乎地盤裡出產的大部分資源,都向教育瘋狂傾斜,帶來的結果就是短短几年時間過去,他手下江湖入流級別武者數量,差不多已經快要超過兩萬了。
這是什麼概念?
若是將他們全部組織起來,絕對是一隻強悍到了極點的強軍。
不知道鼎盛時期的秦軍還有漢軍有沒有這等水準,但是吳東完全可以自豪的大聲咆哮:天下之大無敵手!
隨著時間推移,學堂裡培養出來的好手數量只會越來越多。
這還是入流武者的數量,不入流武者的數量更加誇張,怕不是已經超過了十五萬,而且隨著地盤擴張,還在迅速提升中。
眼下,一個村子起碼都有一位三流級別武者坐鎮,加上十幾位入流武者輔助,其餘青壯全都筋骨強健實力不俗,就是老弱婦孺都有一定的戰鬥力。
一般的毛賊土匪,還真沒膽子過來自尋死路。
有些經營已久的老村子,甚至還有二流級別武者坐鎮。
若非達到一流實力的武者,不是跟著吳東學習,就是處於輪流駐守要地的話,可能有的村莊會有一流級別武者存在。
那就有些誇張了,一個村子的實力,怕是比某些江湖門派都要強悍不少。
當然,有了足夠自保的武力,吳東花費在鄉村建設上面的精力,也是極大的。
到了現在,一些村子的基礎設施建設,一點都不比城鎮差,甚至可能更加方便。
不說農田開啟了科學式的精耕細作模式,還有山林,池塘以及河流的維護和經營,給附近的村民極大的收穫。
依託這些出產,村子裡的各種作坊可不在少數。
加上學堂和醫館,還有藏書閣,在資源不缺的情況下,根本就不用到城鎮就能培養出合格的人才。
各處村莊,也都是有可供馬車行走的小路連線,聯絡起來並不是很麻煩。
最近,吳東都開始打算在地盤之中,建設馳道加快物流速度。
一旦建設成功,地盤裡交流起來將更加方便快捷。
可以說,此時吳東轄下的地盤,很有那麼點子世外桃源的架勢。
說起來也是好笑,隨著隋帝楊廣的不斷作死,整個天下都開始動盪起來,各地義軍蜂擁而起就是最好明證。
瓦崗軍興起以來,對於周圍城鎮的威脅不小。
可在鄉間地頭,因為有吳東所部的強力治理,還有對秩序的大力維護,卻是一片安寧景象。
隨著時間流逝,吳東所部地盤裡大量武者出現,地盤裡的秩序更是穩定得可怕。
就是最會鑽空子的地方幫派,現在想要滲透進來都不可能。
所以在中原腹地,還有向南蔓延的廣闊地域,城鎮區域動盪不安,鄉間地頭卻是一片安寧景象。
每每出現了大規模的匪患或者義軍人馬,這一片區域城鎮裡的百姓,就會絡繹不絕的跑去鄉村躲避災禍。
等局勢穩定下來後,他們再重新返回城鎮。
好像,鄉村地頭已經成為了他們的避風港灣,一旦遇到什麼事情,就忙不迭跑去躲避。
一來二去的,不少原本定居於城鎮的底層百姓,最後乾脆落戶於鄉間地頭,省得來回奔波浪費精力和錢財。
只是,面對強勢的鄉村管理機構,他們只能老實聽話,被分配到不同的村落定居,並且分配田地耕種。
想要定居於離城鎮最近的村落,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這些村落,大多都有充當隔離帶的目的,同時還是農產品和各種生活用品通往城鎮的中轉站點,必須牢牢把持在手裡,怎麼可能安排大量的百姓居住?
可以說,吳東的地盤雖然全部都是鄉村,卻是擁有了完整的內部閉迴圈運轉體系。
有沒有城鎮根本就無關緊要,相反被地盤裡的鄉村包圍的城鎮,若是沒有鄉村供應源源不斷的生活物資,怕是短時間內就要徹底崩潰,連翻身都做不到。
這也是他一直都不碰城鎮的主要原因之一,此時他所部地盤裡的鄉村,各方面的條件都不比城鎮差,何必要進城開啟激烈的競爭生活模式?
不是說笑,只要他願意,一聲令下整個中原腹地蔓延至江淮地域的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