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的所作所為和行為處事之法,很難得到真正的人才認同。
與其到時候鬧得不愉快,他乾脆就沒有開啟招攬人才的模式。
當然,按照楊玄感的說法就是,但凡世家豪強出身的人才,就不會主動加盟,就算加盟那也是居心叵測。
谷這點,吳東倒是相當認可的。
別的不說,就是同為瓦崗軍的一干同行,就不理解他的做法。
明明有實力攻城略地,卻偏偏跑去鄉下地方打轉轉,過那種田的苦日子,簡直不可理喻。
可偏偏,因為吳東地盤的穩固,使得不管是瓦崗軍所在區域,還是向南蔓延到的兩淮地域,鄉下地方都穩定得不像話。
相反,倒是沿著河流水道修建的城池,時不時爆發一輪輪混亂。
不是地方幫派肆無忌憚的搶掠,就是義軍攻打一片混亂。
大量的城鎮人口,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得不向局勢穩定的鄉下地方轉移。
也不是沒有勢力,想將魔爪伸向局勢穩定的鄉下地方。
結果,不是碰了個頭破血流,就是伸出的魔爪被直接斬斷。
千人規模以下的隊伍,到了鄉下地方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千人規模以上萬人以下的龐大人馬,也經不起十幾個村莊聯合起來的力量。
每一個村莊,基本都有百戶人口,除了真正人老體衰的老者,還有年紀幼小的孩童以及孕婦,其餘人等全都有一定戰鬥力。
尤其是青壯和中年,還有學堂裡的學生,有的武藝甚至達到了江湖入流水準。
他們幾乎每天都要經受操練,一個村莊就能組成一個數百人的軍陣,十幾個村莊加起來的數量之大可想而知。
前來找茬的,基本都是烏合之眾,打亂仗吳東手下小弟一點都不畏懼。
若是對方有江湖好手,吳東地盤上也能迅速組成由三流武者聯合的小規模精銳戰隊。
總之,從中原腹地到兩淮地域的鄉下地方,出現了相當奇特的一幕。
秩序穩定地方安寧,外頭的紛亂好像和他們無關一般。
起碼,等義軍戰鬥力起來,大量有經驗的隋軍成為義軍骨幹之前,義軍對於吳東地盤的衝擊和影響不大。
還是那句話,有繁華的城鎮不去搶掠,跑去荒僻的鄉村做什麼?
殊不知,隨著各地城鎮受到動亂影響,各項功能受損嚴重。
相反,因為鄉下地方秩序穩定的緣故,這裡有不少基於生產和生活需要的作坊紛紛建起。
吳東地盤內部,已經逐漸形成了物資交換的閉迴圈。
就算不與外界有任何交流,吳東地盤內部的生產和生活都不會受到影響。
恰恰相反,若是沒有他所部控制的鄉村,提供大量糧食以及各種簡單生活物資,沿途緊鄰河流興建的城鎮,估摸著堅持不了多久就得崩潰。
這片區域舉旗的義軍,還有地方豪強勢力倒是沒有多少感覺。
相反,他們還想著到鄉下地方招兵買馬,覺得鄉下地方的青壯就是吃苦耐勞能打。
這些資訊,下面的小弟自然都會製作成詳細的檔案彙報上來,吳東只是掃了眼就沒放在心上。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發展,沒必要加快擴張速度,也沒必要壓制小弟們蠢蠢欲動的擴張慾望。
倒是地方上的幫派勢力,對擴張過去的地盤影響極大。
作為地頭蛇,只要有利益的地方,就少不了當地幫派的觸手和爪牙。
關鍵是,地方幫派的個人武藝還頗為不弱。
一個不注意,就可能被地方幫派滲透,然後掌控權都被搶奪。
這還真是吳東所部人馬的短肋,缺少足夠數量足夠武力的好手。
就三兩個剛剛冒出頭的二流武者,就是累死都忙不過來啊。
“看來,你這裡似乎遇到了麻煩啊!”
這些情報資訊,並沒有避讓楊玄感的意思。
相反,吳東還有意讓這廝幫忙參謀參謀,畢竟要說對此方世界各種規則的理解,吳東是拍馬難及。
倒不是沒能力解決,只是有些事情沒必要硬剛,他也不想弄得那麼麻煩。
楊玄感從剛開始的不以為然,到了現在的鄭重其事,不過就是吳東所部的擴張態勢,已經達到了一定規模的必然反映。
當然,作為世家培養出來的精英,他的行事作風和思維,與吳東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見到吳東小弟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