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級別強者都有三四個。
再比較一下眼下的江湖,只能用武道沒落來形容。
一時間,所有江湖豪傑都被魔門和道門的深厚底蘊震住,一時間竟然都將此時的白道盟主佛門給遺忘了。
偏偏,不管是慈航靜齋還是靜念禪院,都沒有任何聲音發出。
好像,他們也被吳東泡製出來的傳言,給驚得一時半會回不過神,也不知道是個什麼心思。
整個江湖都有爆炸的傾向,實在沒想到,江湖上竟然有那麼多的宗師級別武功傳承。
只要能夠獲得一門,不說一定能夠踏足宗師之境,起碼有那個希望了。
一時間,江湖上突然興起了,尋找宗師級別傳承的熱潮。
有那麼一瞬間,似乎就連幽州那邊的隋帝楊廣,還有陸續趕去的百萬隨軍,都被人遺忘了一般。
可事實上,只要看到前往幽州的官道上,絡繹不絕的勞役車馬,還有運河水道上的繁忙船隻,就不會忽視幽州那邊的局勢。
吳東隱身幕後,在江湖上放了一把火,然後就沒了聲音,也不管自己放出的傳言,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和局面。
此時的他,正帶著心腹小弟,於嚴格控制的莊園田地巡視。
看到官道上,滿心疲憊卻又只能苦苦支撐,不時倒在路邊的青壯勞役,心中忍不住連連搖頭。
楊廣這廝,真的是在天上飄久了,一點都不知曉民間疾苦。
這麼瘋狂的濫用民力,就是歷史上以殘暴出名的始皇帝,都沒有這麼瘋狂啊。
若是二徵高句麗順利也就罷了,可惜沒有這樣的可能了。
吳東這時候,自然不會頭鐵到主動吸引楊廣的目光,順便對戰依舊戰力驚人的隋軍精銳。
他倒不是怕了,而是不想手上沾滿隋軍將士的鮮血。
能做的,就是讓小弟們,再一次擴張城池之外的莊園田地面積。
收納更多的流民百姓,透過嚴格的紀律約束管控起來。
同時,給他們一個變強的機會,就看他們自己有沒有這種想法和意願,願不願意為之努力了。
此時已經臨近秋收,天氣炎熱日頭極盛。
看著一眼望不到邊際的金黃麥浪,吳東的心情不由大好。
不管隋帝楊廣如何折騰,只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等待天下大亂的時候,再決定如何行事不遲。
每到一處莊園,他最先檢視的是學堂以及駐守弟兄的實力提升情況。
若是發現有人懈怠了,二話不說直接撤換,並且對其頭領嚴厲苛責一番。
若是表現得好,吳東也不會吝嗇,親自指點其武藝關竅,順便給予足夠的獎賞。
規矩立起來,並且做好嚴格監督,事實上手下弟兄就能做得很好,根本就不需要吳東時刻關注。
特別是,當弟兄們的實力提升上來後,心氣更高更不會輕易錯過這樣的機會。
不管是三國熱還是武將熱,又或者關於江湖戰力榜的傳言,事實上對於小弟們的刺激都不小。
若是沒實力也就罷了,最多也就是各種羨慕嫉妒恨。
可眼下情況不同,他們按照吳東傳授的方式錘鍊自身,在食物不缺還有普及性藥膳的幫助下,經過一年多時間錘鍊,一個個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身體天賦好的,腦子活泛的,肯下功夫鑽研修煉的,此時都已經達到了堪比江湖三流好手的水準。
不要小看江湖三流好手,他們才是一個勢力真正的根基所在。
更不用說,吳東傳授的煉體之法,天花板可不僅僅只是江湖三流這種水準。
先練筋骨皮,後練五臟六腑和骨髓,若是能夠修煉到巔峰狀態,怕是不會比氣血罡勁時期的吳東差。
若是機緣巧合,能夠圓滿肉身修煉,那可更不得了。
也是看到了希望,小弟們一個個修煉更加勤奮。
連帶著,他們負責管理的學堂和民兵隊伍,煉體的積極性都相當高漲。
那些流民百姓以及佃戶和隱戶轉化的農戶,都相當珍惜這樣的機會。
以前,他們就是想要練武強身,擁有一定的自保能力都沒有門路。眼下吳東給了他們自強的機會,自然不會輕易放過。
檢查過了一些村落學堂,裡頭的學生一個個身體強健得很,底子都打得不錯。
只要給他們足夠的資源還有時間,以後成長起來絕對能叫外界感覺恐懼。
就是號稱寺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