慮的這般周詳,想必已有人選了。”
高俅笑道:“瞞不過太師,林沖那廝實是我的心腹大患,一日不除,寢食難安。下官來時,便和府裡的人商議過了。”
蔡京點點頭,沒有說話。
高俅又道:“下官保舉一人,此人乃開國之初,河東名將呼延贊嫡派子孫,單名喚個灼字,使兩條銅鞭,有萬夫不當之勇。現受汝寧郡都統制,手下多有精兵勇將。他若出馬,必然能剿滅梁山賊寇。”
蔡京道:“既然是太尉保舉,必然無差。那太尉明日在聖前稟明就是。”
“梁山水泊方圓八百里,他們若逃竄時,呼延灼也不好剿捕。下官愚意,東平府、濟州也當再派兩員猛將,防止梁山賊寇逃竄。”
蔡京眉頭略微一皺道:“東平府都監戰死,可以派一員猛將。濟州團練使赴任時日還不長,不好隨意撤換吧?”
高俅道:“早先濟州禁軍被梁山賊寇三捉三放,濟州城中不知有多少人和梁山賊寇私通。這新任知州和團練使赴任後,只求苟且度日,讓賊寇更加猖獗。聽說前幾日,早先抓的一個劫太師生辰綱的賊人也越獄逃走了,讓這般無用的官員坐鎮濟州,大軍如何能剿捕的了梁山賊寇。”
蔡京點頭道:“太尉說的是,若是地方官吏私通賊寇,那賊寇藏匿了也找不到。太尉可有人選?”
高俅拱手道:“文官之事,下官本不該多嘴,不過這梁山賊寇是心腹大患。下官斗膽向太師舉薦門下一人,此人足智多謀,若是能讓他做濟州知州,不消幾日,必然能肅清濟州。”
蔡京也未把一個知州放在眼裡,當即應了高俅所請。
二人又商議了一陣,高俅才告辭。
次日,皇帝上朝。
高俅便把梁山殺害祝朝奉、東平府都監的事說了,又保舉呼延灼帶兵去剿滅梁山賊寇。
這天子正寵信高俅,當即准奏。
散朝後,高俅便在殿帥府撥一員軍官,齎擎聖旨,前去宣取。
當日起行,限時定日,要呼延灼赴京聽命。
呼延灼接著聖旨,也不敢拖延,收拾了頭盔衣甲,鞍馬器械,帶引三四十從人離了汝寧州,星夜往京師而來。
於路無話,早到京師城內殿司府前下馬,來見高太尉。
當日高俅正在殿帥府坐衙,門吏報道:“汝寧州宣到呼延灼,現在門外。”
高太尉大喜,叫喚進來,好生囑咐了一番。
次日早朝,引見道君皇帝。
徽宗天子看呼延灼一表非俗,正是他喜歡的人,喜動天顏,就賜踢雪烏騅一匹。
那馬渾身墨錠似黑,四蹄雪練價白,因此名為踢雪烏騅,可日行千里。
呼延灼就謝恩已罷,隨高太尉再到殿帥府,商議起軍,剿捕梁山泊一事。
呼延灼道:“稟明恩相:小人在路上也聽得梁山賊寇兵多將廣,其中又頗有幾個了得的,不可輕敵小覷。乞保二將為先鋒,同提軍馬到彼,必獲大功。”
高太尉自然知道梁山情形,看呼延灼這般謹慎,也放心不少,問道:“將軍所保誰人,可為前部先鋒?”
呼延灼稟道:“小人舉保陳州團練使,姓韓,名滔,原是東京人氏,曾應過武舉出身。使一條棗木槊,人呼為百勝將軍。此人可為正先鋒。又有一人,乃是潁州團練使,姓彭,名彭玘,亦是東京人氏,乃累代將門之子。使一口三尖兩刃刀,武藝出眾,人呼為天目將軍。此人可為副先鋒。”
高太尉在東京長大,也聽過二人名聲,笑道:“若是韓、彭二將為先鋒,何愁狂寇!”
當日高太尉就殿帥府押了兩道牒文,著樞密院差人,星夜往陳、潁二州,調取韓滔、彭玘,火速赴京。
不旬日之間,二將已到京師,徑來殿帥府,參見了太尉並呼延灼。
次日,高太尉帶領眾人都往御教場中操演武藝。
高俅看了三人武藝,更是歡喜。
演武結束,便來殿帥府,會同樞密院官,計議軍機重事。
高太尉問道:“你等三路,總有多少人馬?”
呼延灼答道:“三路軍馬,計有五千,連步軍,數及一萬。”
高太尉道:“你三人親自回州,揀選精銳馬軍三千,步軍五千,約會起程,收剿梁山泊。”
呼延灼稟道:“此三路馬步軍兵,都是訓練精熟之士,人強馬壯,不必殿帥憂慮。但恐衣甲未全,只怕誤了日期,取罪不便,乞恩相寬限。”
高太尉道:“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