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鬥蓬滿意地點了點頭:“那你說,為什麼這些小和尚,會過得舒服呢,跟劉裕那套授田課丁的模式相比,有何優劣呢?”
陶淵明正色道:“劉裕那套,雖然分地給百姓,但還是要百姓交稅的,按現在的稅法,是每口一年交五石糧,每家一年要交四匹布,此外丁男還要為國服役二十天。可是當和尚,就不用這些了,寺院管你吃穿用度,不用交一粒米,只要按照吩咐去勞作便是,也不需要去打仗,有送命的風險。雖然不能娶妻生子,吃肉喝酒,但老實說,比起一個普通的百姓,還是好得多。畢竟,國家需要百姓交稅養活官吏,需要百姓從軍保家衛國,而當和尚不需要這些。”
鬥蓬的眼中冷芒一閃:“是的,就是這麼回事,劉裕分地分田給百姓,是因為他仍然要讓國家強大,要讓百姓去盡對國家的義務,所以仍然是要抽丁收稅的,作為分給子民田地的回報,要破劉裕的這套說辭,只有從他發動戰爭,殺生造業,還有為了打仗而增稅加賦,抽丁擴軍這兩者作文章,而與世無爭,行善渡人的佛教理論,就是打擊他最好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