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是襄陽城的城牆,最主要的是要打擊襄陽城軍民的信心。呂文德願意做縮頭烏龜,我軍就將其龜殼打破,只要襄陽城出現缺口,那呂文德就會熬不下去,迫不及待地向臨安求救,等劉整將軍的戰船打造出來,便可封鎖漢水流域,徹底使襄陽成為一座孤城。到那時,臨安的南宋朝廷自會亂其陣腳,派兵援襄。”
史天澤讚道:“大帥,弘範的建議不錯,末將認可。”
“集中一點進行攻擊,是個辦法,各位,還有其它建議嗎?”
阿里海牙道:“大帥,依末將之意,可否在圍攻襄陽的同時,給末將五千精兵,末將先行攻下襄陽東面的隨州。”
阿術道:“阿里海牙將軍,這點本帥早已想過,不可。”
“為何?”
“此去隨州雖然路途不遠,但盡是崎嶇山路,隨州城又是靠山而建,其周邊十有六七都是山地丘陵,易守難攻,不利於我騎軍前行,這是其一,其二,如果南朝軍隊在途中設伏,切斷隨州與襄陽的聯絡,則我東征軍必會成為孤軍,以致陷入困境。”
阿里海牙雖然貌似粗獷,但卻不是莽撞之人,想了想道:“大帥言之有理。”
孔元道:“大帥,襄陽之戰乃是此次南征的重中之重,我軍需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襄陽周邊多山,因此拋石機的石料可以得到保證,末將也同意張將軍之提議,穩紮穩打,步步為營。”
徵南都指揮使之一的孔元,漢人,四十多歲,曾跟隨史天澤,攻焦湖、圍壽春、拔西堡、徵安豐,其驍勇善戰,智略超凡,加上每次戰役,均是身先士卒,戰績顯赫,頗得忽必烈器重。
“末將贊同。”阿塔海、阿刺罕也表態道。
阿塔海是蒙古族年輕一輩將領中的佼佼者,乃蒙古國開國功臣塔海之孫,卜花之子。初入軍,便隨阿術遠征大理,身先士卒,卓有戰功。阿刺罕同樣也是蒙古族年輕的將領,蒙古步軍大元帥柳幹之子,在忽必烈擊敗阿里不哥的戰役中首露鋒芒。
劉整見其餘將領都不再言語,小心翼翼道:“大帥,末將以為,張將軍的方法可行,同時,末將建議增加襄陽城周邊我軍的數量,兵法有云,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我軍主攻,襄陽城又極為堅固,因此作為攻城方,最少需要敵軍的倍數,方可形成有效的威脅。只要我軍的數量達到十萬以上,料想那呂文德也不得不向臨安求救吧。”
“恩。”阿術道,“劉將軍,我中路大軍一共十五萬編制,目前在襄陽城下的已有八萬五千人,餘者正在南陽城一帶整編集訓,估計到明年三月份前便可完成,到時本帥會上奏大汗,至少可以再調來五萬大軍。還有,本帥在出來之前,大汗言及,我朝的巨型火砲會在明年年底之前打造出五十至一百門,並全部調撥至襄陽,這種巨型拋石機可以拋擲一百五十斤至兩百斤重的石塊,任其襄陽城池多麼堅固,也擋不住上百斤巨石的輪番轟擊。”
“一百五十斤?”劉整驚道。
史天澤笑道:“劉將軍,這事的確不假,我也聽大汗提及,而且也可以在水師戰船上配備,這樣一來,我水師的攻擊力必會大增。”
“如此甚好。”劉整興奮道,“宋朝水師的拋石機最多隻能發射八十斤重的石塊。”
阿術笑笑,言道:“各位將軍,自明日起,將我軍所有拋石機、攻城弩置於襄陽城東,阿刺罕,東門是你的戰區,按照張將軍之法,你軍協助砲營將士輪番轟擊東面的城牆,爭取將襄陽東門的城牆砸出一個缺口。”
阿刺罕道:“是,大帥,末將領命。”
“其餘各軍在空閒時,每日兩個時辰,輪流在山中採集石塊,以保證拋石機石料的充足。”
“是,大帥。”
“劉整將軍,在萬山堡建造船廠之事,大汗上月已經批示下來,你與水師總管張禧將軍抓緊時間,督促水師將士及工部工程人員,早日完工。同時,大汗按照你的計劃,已經在各地招募了七萬水師,目前正在四川、山東等地集訓,預計到明年年底或者後年年初,便可大功告成,到時七萬水師全由你來指揮排程。”
“是,大帥,末將遵命。”
“阿塔海將軍。”
“末將在。”
“你負責萬丈山堡壘的建設,務必在明年六月以前,將鹿門山、白河城及萬丈山的堡壘連線成片。”
“是,末將領命。”
“阿里海牙、孔元,你們二人繼續圍攻樊城。”
“是,大帥。”
“張弘範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