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貴身受皇命,率兩萬禁軍前往淮南西路。由於事發突然,貴率兩千騎軍先行出發,次日再由王勝將軍統率步軍隨後前往廬州。按照計劃,貴之騎軍經當塗,再行北上。渡江之時,貴接樞密院急報,於廬州安慶之間發現蒙古騎軍。貴與屬下商議,貴以為蒙古騎軍定為少數,以其速度之利,又欺我朝騎軍甚少,伺機尋找我朝防禦之間隙,遂改北行為西行,直撲兩地之間。後又接樞密院報,廬州守軍主將統制範勝陣亡,貴覺不妥,恐蒙古人乘機攻擊無人指揮的廬州城,便親率三百近衛再次北行廬州,留夏青統餘軍續之。貴日夜兼行,途中繞過數撥蒙古軍隊,終於抵達目的。
廬州城守衛森嚴,並沒有因為主將陣亡而失方寸。貴入城後,見到守城將軍統領苗再成,聽其彙報了戰事經過及範勝等四位將軍陣亡的事蹟。那苗再成雖然年輕,卻是思路敏捷,經驗豐富,在範勝將軍陣亡後,自薦為主將,擔當起廬州城防的重任,並打退了蒙古阿術的一次強攻。僅從廬州將士的軍容看,這苗再成便是可用之人。隨後,貴便在苗再成帶領下巡視了一遍廬州城防,無論是佈防還是將士士氣,均為可圈可點。貴方才寬心,苗再成將軍堪大用也。廬州城不失,此人當據首功。
兩日後,夏青隊伍也已趕到廬州,兩地之間的蒙古騎軍已經陸續北迴,好像事先知道我朝援軍出動似地。又過了一日,步軍先頭部隊三千人在史玉琪帶領下也趕到了廬州。貴與各位將領商議後,決定首先奪回安化,安肥兩鎮。
帳下諸將積極請令,貴經思索,最終將此任務交給了兩員小將,馬軍副統領韓震,步軍營指揮使史玉琪,貴令二人各領一千五百名禁軍和一千五百名原廬州駐軍分別攻擊兩鎮,為保險起見,貴同時安排作戰經驗豐富的苗再成和夏青擔任兩隊監軍。
韓震和史玉琪雖然都是第一次上戰場,卻顯露出罕見的戰爭天賦,貴以為二人之表現遠遠強過初次出戰的夏青。兩鎮中的蒙古守軍似乎並無決心死守,對抗了大約半天時間,兩鎮相繼被我將士奪回,據俘虜的蒙古傷兵所說,守衛兩鎮的盡是蒙古漢人士卒,蒙古騎軍早已離開了兩鎮。
隨即,貴遣多路細作北上,所得訊息均是一致,蒙古人已經北撤,只有雙堆集還有一千多名蒙古漢軍。貴一鼓作氣,使人將雙堆集的蒙古殘餘逐走。據細作最新訊息報告,蒙古軍隊已經北撤回到其境內。
貴通知壽春守軍嚴加防範,同時按照陛下指示,組建淮南西路戰區。貴與苗再成等原有駐軍將領商議後,將禁軍和原有廬州駐軍打散重新編制,具體明細以附錄為憑。
我隨意翻了翻附錄,也沒有仔細看,上面盡是軍隊的編制和各廂,軍,營,都各級的指揮官名冊。我便繼續看起夏貴戰報的第二部分內容來。
這是關於廬州之戰的全面總結,是夏貴及眾將領商議後的集體之作。
第一,禁軍出兵迅速,打亂了蒙古阿術的節奏,雖然從事後來看,阿術並非打算南侵我朝,但其試探性攻擊的目的並沒有達到。
第二,重新設立淮南西路戰區十分有必要,如果再能與淮南東路戰區緊密配合,則我朝東北部的防守壓力會減緩很多,而且,廬州之戰的勝利也提高了我朝將士的信心和勇氣。
第三,廬州之戰及時提醒了各大戰區,蒙古人隨時會南下,任何時候,任何地區都不可掉以輕心。
第四,廬州之戰暴露出我朝邊軍的不少問題,如情報系統反應緩慢,對於蒙古騎軍的快速機動方式應對不足,同時也反映了我朝禁軍的實戰經驗薄弱等。
“這夏貴,一下寫了這麼多,估計又犧牲了很多腦細胞吧。”我暗自笑笑。
我又開啟第三份戰報,這是一封用龍牙特殊標記封好的信件。
臣夏貴啟奏陛下,臣對於淮南西路的規劃如下,我朝與蒙古交界地安豐軍無險可守,極易被蒙古突破,臣和苗再成商議後,決定奪下安豐軍西北的陽家鎮。如果能夠成功,便可依託陽家鎮之險,與壽春城一起構築一條堅固的防線,同時也可避免壽春陷於孤城的境地。近年來,我朝軍隊均以防禦為主,從未主動發起過進攻,如果施以偷襲,或許有一成機會能夠成功,明日臣會前往安豐軍瞭解陽家鎮的地勢,待查明後再行上奏。
“小七,廬州地圖。”
陽家鎮大約在安豐軍北面約一百里外,地處淮河、潁河、淠河三水交匯之處,位於淮河南岸,扼守淮、潁、淠三水之咽喉,也是淮河南岸第一處險要之地。我仔細地看著地圖,陽家鎮,如此重要的戰略要地怎麼就落入了蒙古人之手呢?這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