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部分(3 / 4)

會巨大?不就是拋石機嗎?能有多少分量。楊璉真迦的信件中只是聲稱此訊息得自南風,雖然南風也僅僅是道聽途說,但楊璉真迦認為可信性極高,不過卻無法確認,據說火砲是南朝軍隊中目前最高的秘密。”

史天澤並不知道南風是何人,想了想道:“大汗,說起火砲,臣倒是想起了一件事。”

第360章 琉球制置使

第360章琉球制置使忽必烈道:“愛卿請講。”

“大汗,今年年初,臣和阿里海牙將軍就火砲一事發生過爭論,臣以為火砲史上最偉大的發明家應該是三國時期魏國的馬鈞先生,而阿里海牙卻認為馬鈞的火砲雖然厲害,但已經過時了,當今最厲害的火砲專家當屬他們西域人。”

“馬鈞,本汗知道其人,據說他在蜀漢諸葛亮發明的連弩基礎上,製成了轉輪式拋石機,稱做‘車輪炮’,可將石頭連續拋射出去,減少了發射的間隔時間,極大地提高了原始火砲的殺傷及破壞力。至於西域也有制砲高手,本汗倒是沒有聽過。”

“大汗,我朝歷來重騎兵,所以對於火砲等輔助器械並不算很重視。當日臣也就是和阿里海牙將軍打打嘴仗,並沒有深究下去,今見南朝在研究火槍火砲,這個才想了起來。”

“史愛卿,阿里海牙所說的西域人是誰?”

“大汗,據阿里海牙講,西域人將火砲稱作回回砲,最優秀的製作者有兩人,其中一位年長者名叫阿老瓦丁,乃是西域木發里人,另一位名叫亦思馬因,西域旭烈人。這兩人都是西域(今玉門關以西)的回回人(伊斯蘭教),屬於師徒關係,因回回砲得自西域,所以也叫西域炮,回回砲可以連續發射數十斤重的石塊,也可以單次發射一百五十斤重(相當於現在的八、九十斤)的巨石。”

“一百多斤?”忽必烈有些驚訝道,“倘若阿里海牙所說是真,數十門回回砲同時發射,只需幾個來回,不就可以摧毀對方的城池了嗎?”

忽必烈突然覺得眼前一亮,最近一直在思考的攻城方案可算是找到解決方案了。在野戰中,忽必烈當然相信蒙古鐵騎的無敵,但對於南朝的城池堅厚,也頗為無奈,南朝的防禦體系大都得自孟珙,如果南朝軍隊一味地龜縮城中,的確是很難攻破,即便取勝,也要付出相當的代價。

史天澤道:“大汗所言極是,一百多斤重的巨石輪番砸到南朝的城牆上,的確會造成很大的傷害,對於攻城而言,幫助很大啊。”

“恩,南朝依託的不就是城池牢固嗎?我朝軍隊配上這種火砲,對於攻城戰不就會。。。。。。哈哈,來人。”

門外值班的怯薛軍急忙入內道:“大汗。”

“速速傳阿里海牙,立即入宮。”

據史書記載,至元十年(1273)正月,蒙古人以回回炮攻樊城,一舉告捷。接著,元軍移炮以向襄陽。亦思馬因根據對地勢的細心觀察,在襄陽城東南角安置巨炮。“機發,聲震天地,所擊無不摧陷,入地七尺。”結果,一炮就射中襄陽譙樓,“聲如雷霆,震城中。城中洶洶,諸將多慌。”宋將呂文煥自知不敵,遂納城歸順元軍。相持五、六年之久的襄樊戰役,就這樣在回回炮的一聲怒吼中宣告結束。

忽必烈在知道我試驗火炮後,也將回回砲的使用提前了。當然,忽必烈無論如何沒有想到,我採用的是火炮而不是拋擲石塊的火砲。

阿里海牙的住所離忽必烈行宮不遠,約莫半個時辰後,阿里海牙便來到忽必烈帳內。

“參見大汗。”

“恩,阿里海牙,本汗問你,西域回回有精於制砲的匠師嗎?”

“回大汗,確實如此,臣可沒有亂說,去年年初時,臣曾經路過西域,見到過亦思馬因,他說其師阿老瓦丁已經在研製能夠拋射二百至二百五十斤重的火砲了。”

史天澤懷疑道:“二百多斤?阿里海牙將軍,這回回砲能夠支撐這麼重的石塊?”

“史大人,我聽那亦思馬因是這麼說的,不瞞史大人,當時兄弟我也十分吃驚,至於其中的竅門原由我就不懂了,只知道回回砲的材質採用了不少金屬材料。”

忽必烈對此也是一知半解,想了想道:“史天澤,阿里海牙。”

“臣在。”

“明日一早便讓中書省下詔,八百里加急,傳阿老瓦丁、亦思馬因速來見本汗。”

“是,大汗,臣等遵旨。”

鹹淳二年七月六日,經過吏部和政務院連日來的考核,蔡暢第一次在朝會時進入宮中大慶殿。

禮部尚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