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聞不問,一直窩在家裡直到離開。
最後青兒家宅子和工坊半賣半送給了趙老爺子家,其他土地也不多,青兒給價格物美價廉,很快也脫了手。李貴和老太太家家當不多也很快脫了手。
處理所有事兒,次日清晨,青兒一行人拖家帶口迅速撤離了趙家村,唯一送行人只有趙老爺子一家。
新家
李家人離開的時候,趙老爺子和李老太太很是不捨。特別是李老太太作為媒人對惠孃的事很是自責,青兒也是花了不少時間才打消她的疑慮。
解決了擔心青兒一家埋怨自家牽錯紅線的心結,老爺子為李家處理家當也出了不少力,當中人,找買家,老爺子的信譽一直很好,李家人很快就把手裡的田地屋子都處理了。
青兒想著,在趙家村老爺子一家幫村了自家不少,田地老爺子家需要都是便宜賣給他們家的,宅子工房也是半賣半送給了他們家,加上之前家裡有什麼好事都不忘拉他們一把,也算報了趙老爺子家的恩情了。
老爺子家的兩個兒子把惠娘一行人送到了護城河邊,青兒又讓李貴給了他們十兩銀子後,才道別渡過了江。惠娘抱著二郎坐在橋頭怔怔出神,巧兒乖巧的陪伴左右。
至從拿到和離書,趙家父子就像消失了,再也沒露過面,就連惠娘離開的時候,都沒來見最後一面,青兒覺得他們一家人薄情得很,建議四郎改名為二郎,惠娘聽了沉默不語。合離以來,惠孃的情緒一直不高,沉默寡言的,青兒幾個已經習慣了,巧兒果兒倒是附和表示同意。從此四郎變成二郎。
青兒見惠娘對誰都是不理不睬的,情緒也不高,最後說了句二郎最好和自己姐弟幾個同姓,避免別人生異樣的眼光,到了新地方得到新生也是好兆頭的。惠娘聽了若有所思,只是還是不啃聲。青兒見了皺了皺眉,這個娘從最初對姐弟幾個溫情愛護,到後來的不停抱怨索取,再到現在的不理不睬,到底是為什麼?但是巧兒和果兒對惠娘存在著濃濃的孺慕之情,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也不乏對這個母親產生過依戀之情,實在是割捨不了。
可是,到底是怎麼了?現在不缺乏物質生活了,這一家子卻變得支離破碎。青兒感覺有些無奈。同時她也意識到,她們母女在心裡已經越行越遠,如果惠娘一直不待見她,以後自己只能保證她衣食無憂了。當然,只要惠娘做事不出格,青兒也不願意再去插手她的私事,自己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就好。
不過,這段時間看得出惠娘也沒把她的秘密告訴趙家父子,青兒心裡還是感激的。保證惠娘衣食無憂,青兒還是做得到的。加上果兒和巧兒也長大了,都是惠孃的親生子女,以後惠孃的精神生活就要多靠他們了,青兒心裡暗自盤算,讓果兒巧兒以後擔起陪伴母親的責任來。說實話,青兒明白她跟惠娘之間已經產生了裂痕,一時兩刻修復不過來,她也不想一直用自己的熱臉去貼惠孃的冷腚,這個重任只好交給小姐弟兩個了。
等大家在長寧安定下來了,時間久了,這些糟心事煙消雲散了,惠娘是不是會對她好些,不再對她不理不睬呢?青兒知道惠娘現在心裡不待見她,一個人坐在船尾發呆苦笑。小白見狀不放心,也靜靜的站在一旁默默陪著她。心裡也暗自盤算,惹得青兒如此不高興,是不是回頭再叫人悄悄把趙家父子給廢了,很快小白就清醒了,青兒不喜歡自己雙手沾上血腥,再說這件事到此也結束了,不想節外生枝,最後被青兒知道引得她不快,也就作罷了。
一行人在期待和焦慮中下了船,到了長寧,小白找了兩輛馬車,火速回到了福安居。老太太幾個見被帶到客棧很是稀奇,李貴上次送青兒來過一次倒是熟門熟路,不由露出孩童心思洋洋得意的解釋起來,眾人一下子被他的得意樣吸引了,笑罵個不停,一直瀰漫在眾人周圍的焦慮情緒一下子散了。
一行人中有兩個嬰兒,香蘭也為石頭生了個大胖小子。香蘭現在有了根,渾身變得特別溫順泰然。老太太雖然說也是老當益壯,但是畢竟上了年紀,青兒和小白趕緊張羅讓他們好好歇歇了。
巧兒、果兒和柱子年齡小,精力無限,休息片刻後立馬生龍活虎的在後院逗著圈兒玩。眾人洗漱好,很快白掌櫃就送來了吃食,青兒招呼眾人團團圍了過來,邊吃邊說:“大夥兒先在這裡擠一擠,等休息好了,新宅院都安排妥當了,咱們就搬家。到時候一人兩間屋子都不成問題!”老太太是個精明的,走進福安居,就知道自己一家人選對了,以後肯定不會再餓肚子了。
“知道青兒是個能幹的,以後怎麼安排都聽你的!”老太太樂呵呵的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