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又白嫩。有香蘭、阿妹幫襯發豆芽,產量很輕鬆就上去了。這次,讓石頭去老爺子家借了牛車和李貴一起趕去城裡賣了,沒讓趙家兄弟幫手。
惠娘覺得像突然奪了老爺子家的一項收入,很是過意不去,找青兒商量。青兒想著發豆芽,再過兩年就不是稀罕物了,加上現在老太太一家也知道具體怎麼發豆芽了,就跟惠娘講,把做豆芽的方法告訴老爺子和老太太,讓她們兩家多個生計。自己家明年就不賣豆芽了,專心整自己家的果園。惠娘實在想不到其他辦法,很肉疼的同意了。
閒暇時間,惠娘叫上老爺子家的兩個媳婦過來學發豆芽,老爺子家感激不盡,也很厚道,準備惠娘一家明年不幹了,他們才接過手,聽說老太太一家也學會了做豆芽。還默契的說,一個小集市,一個城裡,一家選一個地方賣,互不干擾。當然,老太太家沒交通工具,選了只在小集市賣。當惠娘告訴老太太學會做豆芽了,可以自己單做,老太太高興極了,連說好好好!老婆子記得這個恩情的……
豆芽青兒賣得很高,二十五文一斤,比肉都貴。但是兩個酒樓還是照收無誤,青兒賺了不少錢。賣完豆芽,很快就過年了,這次大肆操辦了一番,雞鴨魚肉每個都備了不少。
過年人多熱鬧,很是喜慶,老太太樂得臉上都開了花。巧兒果兒有了伴,也不怎麼出門了,一天在院子裡瞎瘋,柱子也是小孩子心性,跟著一起鬧騰。石頭還是老老實實的搶著幹活,跟他弟弟真的是天差地別地兩個性格。
很快甜蜜蜜的年就過完了,石頭一家在青兒家也住了三個月。老太太一直琢磨著自己一大家子人,要開門獨戶出去,老是住在惠孃家也不是個辦法,雖然惠娘對她們一家不錯,但是金窩窩銀窩窩不如自己的狗窩。
開年後,老太太就跟惠娘講了,讓她兩個孫子在荒山裡搭上一個屋子,一家人就搬出去住了。惠娘倔不過老人家,找李貴商量了一番後,還是決定配合老太太的想法。
李貴備上一份薄禮給村長家,交了銀子給石頭一家上了戶。這次也很順利,很快戶貼就下來了,還給石頭一家五口劃了五畝荒地,香蘭是以石頭媳婦的身份入的戶。戶貼這一趟辦下來就花了十兩銀子,老太太硬是打了個欠條給李貴才作罷。
青兒家果林旁有三間石屋,是原來村長家建來照看林子的。當初青兒一家沒想到小小果林還需要人現場照看,加上家裡實在騰不出人手去日夜守著果林,也就沒盤下來。村子另一邊也有一個小院子要賣,那是之前一家人剛到村子,李貴相看過的房子,一直沒賣出去的。那個院子還算寬敞,惠娘要把它盤下來給老太太一家住,老太太嫌太貴沒要,最後惠娘把果林旁三間石房用二兩銀子盤下來,送給了老太太一家,說是請求幫忙照看果林,老太太才收下了。
有了自己家的房子,石頭柱子像打了雞血一樣興奮,有空就跑到新家把周圍修葺一番。又和李貴一起放倒幾棵大樹,挨著搭了兩間木屋,看著夠用了才作罷。
搬家的時候,惠娘和李貴送了不少吃的用的,趙老爺子家拎著一袋麵粉也來道了喜。大人不少,小孩也很多,很是熱鬧。
老太太搬進新家當時就喜極而泣,眾人又安慰了好久才停下。帶上吃食,在老太太家做了一頓飯糰團圍著吃了,又幫忙收拾好,眾人才散去。
第二天,惠娘李貴又捉了幾隻半大的雞鴨揣給老太太,才放了心。老太太拒絕不了,接過雞鴨,蠕動了幾下乾癟的嘴唇說:“貴小子,惠娘,有一件事,老婆子一直不知道怎麼跟你們開口說。”“三嬸(三奶奶),有什麼事兒,您老就直說吧!”“那好我就直說了,這事憋在我心裡好久了。貴子,其實你爹爹也累死了!你娘倒是活得好好的……”李貴惠娘蒙了,過了好一會兒,李貴嚎嚎大哭起來……
家裡一下子少了這麼多人,冷清下來還真不習慣。阿妹走了以後,巧兒更是悶悶不樂了好幾天,後面有事無事就往阿妹家走。
雖說青兒家又恢復了原樣,但是見惠娘一下子都了這麼多親戚,還有兩個壯小子,況且這兩個壯小子眼神有時候還挺兇狠的,村裡有些意圖不軌的人也猶豫了。青兒家真正過上了一段平靜日子。
老太太來村子以後,惠娘多了個串門的地方,雖說大伯去世的噩耗情緒低落了一段時間,但是後面也日漸開心。青兒見著心裡也高興,感覺多了一分家的味道。雖然當時青兒聽到這個不好的訊息時也唏噓不已,但是她們交集不多,感情不深,青兒也談不上什麼難過。
自從老太太家搬到果園旁邊住以後,石頭柱子他們有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