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3 / 4)

勸其撤退,勸阻無效時,方能依照國際慣例解除其武裝;經說服後,發還武器,讓其離去。

印度軍隊加快了武裝入侵中國的速度,東段已越過“麥克馬洪線”,進入西藏山南的扯冬地區。截至8月底,印軍在中國境內建立了100多個據點。

這些據點最近的距中國哨所幾十米甚至幾米遠,形成“面對面”的對峙,有的楔入中國哨所之間,有的還插到了中國邊防哨所背後來了。

印度軍隊一步逼近一步,顯然要上門來鬧事了。

1962年六,七月間,毛主席針對印軍對我領土實施的蠶食行動,專門提出了:“絕不退讓,力爭避免流血,犬牙交錯,長期武裝共處。”

的方針。

1962年9月以前,西線我軍面對印軍的蠶食行動貫徹好毛澤東的方針採取了“頂,逼,圍,堵”等辦法,既有效地遏制了印軍的擴張活動,又沒與印軍發生流血衝突。

迫使印軍將蠶食的重點轉移到東線,並捍然越過我國一開始就不承認的麥克阿洪線,再次與我軍發生武裝衝突,打死打傷我邊防戰士數十人,在印軍咄咄逼人這種情況下,中央軍委和毛澤東決定在適當的時機發起自衛反擊戰。

10月12日,尼赫魯公開發表向我軍挑釁的講話,10月17日印軍從東西兩線同時向我邊防部隊發起進攻。

很快,一支代號為“四一九部隊”的前指作戰指揮機構組成了。

中央的決心定下之後,中央軍委決定向敵發起反擊,新任“四一九部隊”前指司令的黎國維聽取了我軍掌握的情況分析和我軍的作戰意見,最後提出對印軍左右兩翼同時發動攻擊的軍事計劃,並立即上報中央軍委得到批准後。

他講得很慢,提了一連串問題後又低聲說了幾句。看來,這才是他自己要說的主要的幾句話:“事關重大,影響深遠。

我的決心是:準備傷亡1300人。

根本不要考慮傷亡,1300也好,2300也好,打一個補一個,始終保持四個大團滿員。”將領談論戰鬥預想時,總會感到格外的歡悅,黎國維即使在下命令時:“為了加強指揮,我們都可以下去,必要時,副司令員可以到團裡去加強。”

二.

根據戰前的敵情偵察,軍區前指分析認為,印軍部署特點是:前重後輕,兩翼暴露,縱深短淺。

部隊前指決定採取兩翼開刀,迂迴側後,包圍分割,各個殲滅的打法。

各部隊按作戰任務,於10月19日下午乘夜幕來臨之前翻過拉則山口,利用河北岸密林作掩護,秘密行進到各自的出擊位置潛伏下來。

在越國境作戰中,後勤補給工作做得很好,根據軍區部署的作戰計劃各

部隊都很好地完成了隱蔽穿插至預定攻擊位置的任務。

10月20日早上7時30分,指揮所上空升起三顆紅色訊號彈,這是我邊防部隊發起反擊的訊號。

早已憋了一肚子氣的戰士一躍而起,端著槍向敵人衝去,槍聲、炮聲、喊殺聲、手榴彈爆炸聲,頓時響成一片。

上午,以連為單位分別向3個據點發起衝擊。

攻打第一個據點的部隊,一鼓作氣戰鬥30分鐘即摧毀了敵工事和地堡21個,攻克了印軍的據點。

攻打第二個據的部隊,冒著印軍猛烈的機槍射擊,英勇頑強,前仆後繼,激戰1小時,攻克了25個地堡,拔除了據點;攻打第三個據點的部隊,以果敢迅猛的動作,掃蕩印軍邊部,摧毀了據點。

針對印軍“銅頭,錫尾,背緊,腹松” 的特點,部隊靈活大膽機動地採用了大縱深的迂迴,多路穿插,分割等戰術。

而戰士們不受高山惡劣環境的影響,很好地發揮了我軍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優良傳統,最終將印軍擊潰。

印度政府在第一階段作戰中雖遭慘敗,但仍不認輸,悍然拒絕了我國政府的三項建議公然要求恢復到1962年9月28日以前的即印軍侵佔中國大片領土後的邊境狀態,攻擊中國的和平建議是“一種騙局”。

印度方面畢竟錯誤估計了形勢,它以為它當反華急先鋒和南亞霸主,會得到美國和西方等國的援助和賞識。

以為當時中國經濟困難已嚴重到不可克服的程度;以為美國支援臺灣國民黨當局正企圖竄犯我東南沿海,牽制了我主要國防力量,西南地區防務空虛,以為中蘇裂痕加深,中國“孤立無援”。

所以,它認定此時還是在中印邊界全線進攻的“良好時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