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造景。它最薄處僅有10英尺,隨時都有可能折斷,令人歎為觀止。真是琳琅滿目、爭奇鬥豔。
現在,新的拱石還在不斷地形成,老的被破壞。氣候的風蝕作用緩慢而無情,伴著流年逐步能動地改變著地容地貌。有時,變化是巨大而明顯的。1991年,一塊60英尺長、11英尺寬、4英尺厚的石板,從造景拱的下面剝落下來,使造景拱的這段巖拱更加單薄了。也可能若干年或數十年以後,甚至一夕間,它會突然坍塌下來,美景不再。
拱石國家公園由許多別具特色、有步道可通達的園區組成。乘車跑馬觀花,你也可以大飽眼福;但是有種特殊、神秘的關於時空、靜默、比例的古老滄桑感覺,卻是非漫步在這曠野、荒蕪、一眼望不到盡頭的沙丘中才能感受得到的。
7月15日我們隨旅遊團觀光,囿於時間的限制,只是順道參觀了其中較近的二個主要景區:化石沙丘區和石窗區。即便是自助遊,在這荒無人煙的園區裡,也是很難做到“盡興”的。據説有的拱石,去看一下,光是步行就得走二、三十公里,而且得在40多度高溫的烤炙下行走,可堪承受?!如果不是專門的探險家、科考工作者,大體也只能是理性地跑馬觀花一下,充其量儘量爭取多看幾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