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明明知道天波楊府只剩下孤兒寡母,穆桂英又身懷六甲,真是颳大風吃炒麵——張不開口,可是事出無奈,也只好如此了。
且不說朝廷議事,楊府內眾女將也在議論邊關被圍的事:有的說:“文武大臣們平時享盡榮華富貴,現在國家有事,輪也輪到他們出把力了。”有的說:“這些人奴才多,人才少,他們不去解圍還好,一去連自己也得搭進去。”
佘太君見穆桂英坐在下首,默不做聲,便問道:“桂英,你說呢?”
穆桂英見問,忙站起施了一禮:“老太君,我看朝中諸將無一能當此重任; 孫媳我願請纓掛帥,解救邊關。”
眾女將“忽啦”圍了上來,紛紛勸說:“桂英,你身子不便,不比破天門陣時了,此事還要斟酌。”
穆桂英慨然說:“國家有難;我不領兵誰領兵,我不掛帥誰掛帥。”
語音未落,寇準哈哈大笑,捧著帥印進了大廳:“我就知道帥印非交給楊門女將不可。”
佘太君讓穆桂英按照禮儀接過帥印,對眾人說:“桂英畢竟不同往常,此次領兵掛帥要選一個得力的先鋒,助她一臂之力。”
眾位女將紛紛離座爭著要當先鋒。佘太君樂了:“桂英,你說誰打頭陣合適呢?”
穆桂英胸有成竹地說:“不敢勞累眾家嬸嬸,您們還要在帳中幫我出謀劃策,我看讓燒火丫頭楊排風衝鋒陷陣挺合適。”
佘太君連連點頭,眾人也都說好。寇大人知道楊府的“筐裡沒有爛杏”,放心地回宮復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