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1 / 4)

簡介

巴金和他的兩個哥哥有著怎樣的故事?《呈獻給一個人》《喚醒被遺忘的青春》《做大哥的人》《覺新與大哥》《紀念我的哥哥》《我的哥哥李堯林》……從上世紀30年代到80年代,巴金曾以多篇文章,講述他的兩位哥哥。在巴金充滿感情的文字中感受到那位做大哥的人:一個從小聰慧,有著抱負、理想,又受著“五四”新文化深深影響,而生性懦弱,最後被舊禮教、舊思想逼上絕路的舊知識分子。他最早將五四新文化思想帶進家庭;他斷送自己的前程,承擔起一個沒落大家庭全部的生活重擔;他將最愛的兩個弟弟送出去讀書;他在家庭最為困難的時刻,支援四弟巴金去法國……巴金說,大哥是愛他最深的人。

巴金與三哥堯林,從小睡在一個鋪上,又同乘一葉扁舟出川,求學、工作。在大哥去世後,這位畢業於燕京大學,才華橫溢的中學教師,放棄了婚姻,默默地承擔起老家11口人的全部生活重擔,最後在貧病中去世。巴金說,三哥是最關心他的人。 《巴金的兩個哥哥》收錄的還有大哥兒子李致、巴金胞弟李濟生、李採臣、三哥朋友###吾、學生黃裳、黃宗江、楊苡等人撰寫的回憶文章。在他們充滿真情的文字中,記者感受到的不僅是巴金三兄弟的手足之情,更是那正在淡去的人與人之間的真實感情。父親去世那年,李致只有一歲零五個月。在很長時間,李致總是不明白父親為什麼自殺,丟下他們孤兒寡母。

“世界上少了一位君子人。”這是###吾先生《挽三哥》的開篇語,寫於1945年三哥逝世的那年。三哥從燕京大學畢業以後,在天津南開中學教書。他的學生中還有中科院院士申泮文、關士聰、鞠躬、紅學家周汝昌、文學家周珏良、新聞出版家邢方群。這位優秀的中學教師,還是一位出色的翻譯家。他翻譯的作品《懸崖》《無名島》《戰爭》等,至今被人不忘。

巴金的兩個哥哥,是那種樂於奉獻,犧牲自己的傳統知識分子。他們用他們的無私,他們的愛,哺育和影響了巴金。巴金又將這種無私與愛傳遞給社會。大哥曾在給巴金的信中說:“弟弟,你對現代社會失之過冷,我對現代社會失之過熱,所以我們倆都不是合於現代社會的。現代社會所需要的是虛偽的心情,無價的黃金,這兩項都是我倆所不要的,不喜的。”巴金也曾分析過他們兄弟之間的異同,他對大哥說:“我倆對於人類的愛是很堅的。”晚年,他多次對人說,他們三兄弟有一個共同的品格:“願意為別人著想,多付出一點。”他又多次流著淚對李致說:“我的兩個哥哥,都是因為沒有錢死掉的。後來我有錢也沒有用了……所以,我也不願過什麼好生活。”

今天,病床上的巴金已經不能言語。但是,他的心中仍藏著一個希望,那就是他多次說的:“我可能不會被人忘記,我希望他們兩人能被人記住。”在巴金侄孫女婿汪致正的努力下,這本《巴金的兩個哥哥》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巴金的心願有了一個了結。

。。

《巴金的兩個哥哥》彌補巴金遺憾

記者從人民文學出版社獲悉,今年5月書市上該社將推出的新書中有一本由巴金親屬主編的《巴金的兩個哥哥》。據該書策劃人,巴金大哥之子李致介紹,這本書收錄了巴金回憶兩個哥哥的文章以及三哥李堯林的好友翻譯家###吾、表演藝術家黃宗江等人的紀念文章,其中部分名家的文章是為該書專門創作。

彌補巴金遺憾

昨日,李致告訴記者,巴金曾經說過,“兩個哥哥對我的幫助很大,我要幫助他們,結果沒有機會了。我可能不會被人忘記,我希望他們兩人能被人記住。”甚至有一次談話,情至深處,兩度失聲痛哭。李致說:“這次算是彌補了巴金的一個遺憾。”

據李致介紹,書中的主要部分是巴金紀念兩個哥哥的文章,包括紀念大哥的《作大哥的人》、《呈現給一個人———紀念我的大哥李堯枚》和紀念二哥的《紀念我的哥哥》以及《我的哥哥李堯林》等。據記者瞭解,巴金創作的覺新這個人物是以大哥為原型的,後來大哥在小說《家》發表前一日自殺身亡,使得巴金在回憶大哥時充滿了傷感。

黃宗江追憶三哥

李致告訴記者,書中還收錄了三哥李堯林的好友、親人、晚輩的一些紀念文章,並同時再版李堯林(筆名李林)的譯著《李林譯文集》。據介紹,巴金的三哥李堯林畢業於燕京大學,後任教於南開中學,學生中名家輩出。記者看到,他的學生黃宗江,在為此書撰寫的《快樂王子頌》一文中寫到:“我在班上朗誦基度山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書首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