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戰艦艦體表面,那銀灰色的艦體外側就出現了一道裂紋,裂紋以極快的速度擴大成了一個通道。
戰隼太空戰機透過該通道飛入戰艦的一瞬間,裂紋就迅速自動縮小並重新形成一個整體面,就彷彿從來沒開啟過似的,而這就是流體合金的強大之處。
‘戰神’號星際戰艦的艦體,並不是採用高硬度的固態金屬作為防護,而是採用一種全新的流體態合金,讓戰艦整體就像是附上了一層厚厚的水膜一樣。
具有柔軟彈性和一定伸縮性的流體合金,能大大銳減物理攻擊的殺傷力,這好比扔石頭砸建築窗戶玻璃,那肯定很容易砸爛,但如果玻璃上覆蓋了厚厚軟泡沫呢?
另外,因為流體合金就像是不停在流動的水一樣,覆蓋於戰艦全身,粒子束、鐳射、能量射線等等,液態物體對它們的削弱力很強,就像鐳射在水裡威力大減一樣。
而且,這些流動的液態合金,即便是被燒蝕掉了、反物質中和掉了一些,其他部位的液態合金,會很快流動過來補充損失掉的,並且因為不停的流動,那麼被攻擊部位的熱能高,沒有被攻擊的地方,肯定就溫度低。
宇宙環境是超低溫的,被能量攻擊的戰艦正面部位溫度會特別高,但是戰艦的反面呢?沒有被攻擊到的地方,依然還是處於極度零下的超低溫之中。
流動的液態合金,正是透過這種流動性,將高溫轉移到低溫去,實現熱能平衡,所以無形之間就化解掉了能量攻擊的熱能燒蝕,至於反物質攻擊,損失掉的液態合金,會很快就被補充回來,除非所有液態合金都消耗沒了,戰艦才會受到實質性的損傷。
至於核爆攻擊……
那就更簡單了。
120枚大當量的核導彈同時爆炸,形成餓了近千億級當量的核爆風暴,高溫高熱和輻射衝擊是挺恐怖的。
但是,戰神號星際戰艦,體表流動的液態合金,便是有效遮蔽各種輻射射線的最佳護盾,就像足夠厚的鋼筋混凝土、金屬鉛塊等等,可以隔絕射線一樣。
全方位包裹嚴實的戰神號,當然無視了那些狂暴的輻射衝擊,而核爆風暴的超級高溫,那數億攝氏度的溫度確實是足以融化一切,沒有任何一種材料,熔點能達到這麼恐怖的數值。
所以,在對抗核爆的超高溫侵襲,‘戰神’號星際戰艦採用的是一種土辦法——蒸發效應。
人在夏天燥熱無比,汗流浹背的時候,吹一吹風,就會覺得涼爽無比,而原理很簡單,就是因為吹風的時候,空氣流動促進了體表的汗液蒸發。
當核爆風暴肆無忌憚的數億攝氏度高溫肆虐之時,‘戰神’號星際戰艦也是透過主動蒸發艦體表面的液態合金,來發散熱量,從而保證戰艦本身不被熱熔燒蝕,畢竟核爆形成的超高溫,也只是極短的時間內很恐怖,熬過去就沒事兒了。
正因如此,整個戰艦看上去才會流光溢彩、渾然一體。
而更讓秦天驚喜的,是這艘超級星際戰艦的內部。
太空戰機停下之後,秦天見到了一個幻化為懸浮藍色光球的‘小智’。
小智是整個‘戰神’號星際戰艦的最高控制中樞,也是高度智慧化的該戰艦唯一的‘智慧活物’,它雖然不是人類,卻擁有比人類更加聰明的智慧。
並且這艘戰艦非常特別,它沒有配屬任何太空戰機、太空飛艇等艦載飛行器,如果不是為了相容秦天現有的二級文明水平戰艦,是根本不會預留飛行通道和飛行機庫的。
用小智的話來講,‘戰神’號擁有極佳的飛行效能,去哪兒都很快,完全沒必要配屬艦載的太空飛行器,什麼情報偵察、火力攻擊、太空空戰等等,都由戰艦本身一併包辦了,帶上太多太空飛行器,反而是累贅。
沒有艦載飛行器,那麼戰艦自然是節約出了很多空間,不需要存放各種機載的彈藥庫,也無需儲備各種零部件和潤滑液之類的配件庫,連平時維護保養太空戰機之類飛行器的智慧機器人都可以不用帶了。
將節約出來的儲存空間用來多儲備液態合金,足以讓‘戰神’號星際戰艦保持超強防護力,持續作戰更長時間了。
簡單介紹之後,漂浮在空中的‘小智’光球,帶領秦天直接前往了戰艦最深處——指揮中心。
大富翁系統太瞭解秦天了,它知道秦天一向都是單槍匹馬,獨自冒險行動,根本不會配屬很多人員之類的。
所以,整個‘戰神’號星際戰艦,沒有多餘的什麼艦員艙、餐廳、活動室等等,整個戰艦就圍繞指揮中心附近,部署了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