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了十足十出來,各個都是運騎如飛,甚至站在馬背上斜趴在馬身一邊,各種姿式不一而足,想來是害怕明軍的火炮追擊和火槍,是以有這些奇奇怪怪的表現。
蒙古這樣近二十萬人規模的大戰,準備的糧食豆料當然也並不少,蒙古馬固然能吃苦,平時光吃乾草也能維持,但如果戰馬的話,仍然需要餵養豆料,否則沒有馬膘,無法承擔作戰的任務,至於牧人則是吃羊奶或馬奶子製成的乳酪,一塊乳酪便可以叫牧人活上幾天了,再隨時飲些牛乳,更是可以生龍活虎,隔一陣宰上一隻羊,每人分得半斤羊肉,精力便是十足充沛。
當年拔都遠征到波蘭,路程何止萬里,但蒙古人要麼在敵境內搶掠吃食,要麼就是這樣補給,沿途一邊打仗一邊放牧,隨軍的牧群就是他們的補給糧站,這樣的方式,軍隊當然來去如風,行動力比起一路要建立糧站補給的軍隊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此時慘敗,牧群當然被放棄,少數的精糧豆料也當然放棄,留下糧庫和牧群下來,那些數以萬計的氈包當然也全完了,這些東西在內地當然不起眼,可是在泰寧部這樣的部落來說,卻是這幾十年積聚的財富,光是氈包,全部是皮毛所制,擋風禦寒是非它不可的,這回去之後,牧群丟光,無處容身,這些事情當然是要頭人們來操心的,否則的話,牧民們轉投別部,自己部落又丟東西又丟人,實力可算是一落千丈。
一念及此,把兒兔幾乎要落下淚來。
在此時此刻,他腦海中竟是有這樣的念頭:怕是黑石炭和科爾沁也撈不著什麼便宜,至於福餘部更加不必多想,這樣的話,大家都吃了大虧,倒也不礙了。
只是轉念一想,自己居然巴望著各部在明軍手下吃虧,未免有些太過無恥,頓時也就不願多想了。
其實他一轉念的念頭倒是對的,當時的蒙古,漠北三部都是稱汗,看起來威風凜凜,佔的地方也大,牧民人數也足夠多,但因為久住漠北沒有大敵,部民們都很驕狂懈怠,不象漠南蒙古,二百年來各部一直與明軍交手,所以漠北三部反而是要依附插漢部,向圖門汗稱臣納貢,每年有九白之貢,大汗們還要到插漢的漢帳來聆聽圖門汗的教誨,按他的命令來管理鄂托克,象科爾沁,福餘這樣的部落,一直沒有多大膽量和明軍單獨做戰,實力很弱,泰寧這邊和插漢部合作還敗的這般慘,福餘和科爾沁為主的戰場上,結果如何,當然也不必多想。
把兒兔等人逃竄,重甲騎兵在徹底打垮了北虜成建制騎兵的抵抗後,就此收手。
他們甲冑沉重,馬匹雖然換了一次,也不可能再進行追擊的事情了。騎士們下馬,不卸甲,但拿下沉重的鐵盔,開始飲水,飲馬,每個人臉上都是自豪的笑容。
這一戰,龍騎兵們雖然大出風頭,但真正一錘定音,將北虜的抵抗意志徹底打垮的,還是他們重甲騎兵。
對這些重甲騎兵的臭屁,龍騎兵們也不太買帳。
他們幾乎就以三千人獨立打垮了北虜的左翼,擊斃了拱兔這樣的大頭人,一力橫掃一路,然後兜頭包向中路,立的功勞豈是少了?對面是過萬北虜甲騎時,龍騎兵們也沒有畏懼分毫,此時就算與重甲騎兵們爭奪功勞,倒也是絲毫不懼。
相形之下,左右兩路的步兵們就感覺遜色很多,好在有中陣的第二營替他們爭回不少臉面,第二營在郭守約和佟士祿的指揮下發揮了步兵的最大作用,牢牢粘住了敵人,步兵追著騎兵打,一路突進,北虜也是毫無抵抗的能力,說起來最少在中國這一邊,這算是不小的奇蹟,以往故宋之時,雖然有七十斤重步人甲這樣的利器,步兵訓練也不差,但將領水準不行,國家沒有決心,北宋和南宋的步兵都沒有發揮太大的作用,多半就是以守城戰為主,象遼陽軍這樣以步兵在大草原上追著蒙古騎兵打的戰績,恐怕真的是前無來者了,至於是不是後無古人,那得再說。
眾軍多半休息,輔兵們在戰場上追逐跑散的戰馬,收撿丟在地上的鎧甲武器,同時收攏蒙古人的牧群,看管接收糧庫,驃騎兵和獵騎兵大部在追擊敵人,少數份在綿延十幾裡的戰場上巡視,遇到小股零星殘敵就順手剿了,也有一些投降的牧人被押了出來,幾十人綁成一串,垂頭喪氣的蹲在地上。
第672章 傷兵
“這些牧人個個膀大肩寬,圓頭大腦的,”打了大勝仗,郭守約心情極佳,在望車上眺望著一片凌亂的戰場,意氣紛發的道:“建設司和將作司的人怕是要高興死了,我可給他們抓了這麼多的免費勞工啊。”
遼陽的大建設時期已經漸漸過去,但建設工作還是免不